内容摘要: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与教师的口头讲述相辅相成,有助于强化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个较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师辛勤的创造性的劳动结晶,是教师深入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好的板书设计一方面是彰显汉字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展现教学风采,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板书的开发与应用,让板书成为彰显教师教学魅力的法宝。
关键词:板书设计 教学 教学魅力
一.“一视同仁”,板书与课件各显风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战线的先驱,自然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几乎没有什么板书,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字,而对多媒体课件又显得过于依赖,有的老师在备课时甚至把板书的设计省略,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这种偏重其一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忽略了粉笔字板书这一传统教学工具所具有的艺术美感与教学价值;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
(一)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况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而最令人担忧的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
(二)众多的多媒体课件总是以提纲式的文字总结为主,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即有些可见的制作字体不清楚,做的花里胡俏,版式排的不好.
(三)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板书总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 在现代教育技术呈普及化趋势的今天,板书,依然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
二.“精心设计”,明确板书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从教育学角度看,“板书”是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板书设计是一门很深奥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求教师把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理论和规律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同时又必须对板书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有清醒的认识。
(一)板书设计的目的是针对教师所上的每堂课而言的,板书的设计内容也必须符合教学科目的学科属性,而不能“言在此而意在彼”。如在某师范院校举行的一次学生课堂教学大赛中,一位参加教学比赛学生在设计“苏教版”八年级《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的板书设计就犯了板书设计目的不明确的错误,该学生的板书设计没有与课文知识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互助系统,而是对转基因技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这种错误的出现,往往是对板书的设计目的和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
(二)教师对板书的设计要求也要有准确的认知和把握。板书在教学中作为视觉上的补充,具有直观性和条理性的特点,是强化教学的有力手段。这一特点决定其在语文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语文课中的板书绝不能随心所欲、纵意而书,而要精心设计、巧为布置。在实际的板书设计中,教师要把握板书的规范性、启发性、条理性与科学性原则,从板书设计的直观视觉到其所具有的理性艺术美感的体现都要求设计者要对板书的要求达到熟稔的程度。
三.“通盘考虑”,富有科学性和个性
板书要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突出课文的哪些内容,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合理的板书布局应该由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构成,其中辅助部分又应分为两个小部分。具体来说,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应以提纲的形式写在主板书栏的位置,字体要显得稍大一些;为讲解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注意的内容(如某个公式、短语、字词等)可写在左边的副板书栏里。这样,不管是从整体的视觉效果还是部分之间的结构,都能让学生一看就能领会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是为教学所用,所以板书设计还要求具有科学性。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应该包括简练精干的语言,简洁明快的线条组合和形象具体的图表等内容。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出于对教学的需要,而另一方面,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符号线条等内容也恰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的风格进行创新,让自己的板书成为一种展现教师个性魅力的工具,从而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清新典雅”,彰显教学魅力
三尺讲台、一方黑板、半寸粉笔曾是教师挥洒一生的天地,那或飘逸或俊秀的板书之间,流逝的是教师的青春,沉淀的是求知的希望。当一个教师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三尺讲台上时,从他的粉笔尖流出的是涓涓的知识之泉。著名教育工作者魏书生说过:“改变一个学生,最好是改变他的注意力。”当一位教师仅以一方黑板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他就应该是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相待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能否取得学生的信任和佩服依靠的不是往昔教师的严厉,而是教师以自己的良好品格去感染学生。当教师以具有艺术美感的板书征服学生时,教师得到的将是学生心灵深处最佳的溢美之词。
板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媒介,更是一个独立的艺术整体。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感知理解教材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教师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它的媒介作用,让板书成为你彰显教学魅力的法宝。
参考文献:
[1]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胡淑珍等,教学技能[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3]李左斌,微型学案—初中语文板书教学浅谈[J]语文教学研究2003年第六期.
张良,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夏园,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