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学生逆反心理,就是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其中,常见的逆反心理有自负型、受挫型、失落型,等等。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消除这种逆反的心理。究竟如何消除中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呢?这里谈下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般来说,具有自负型逆反心理的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自高自大、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性格,尤其是进入中学以后,显得更加固执,不听劝告和批评。对这种学生,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指出其缺点错误,让其改正,那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进行教化。首先,要善于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譬如说,他们因不听别人的忠告而受到挫折时,就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之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有意识地给他们讲述一些有关骄横自负而贻误前途的典型故事,使之从中受到启迪而自我反省。另一方面,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学生,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整体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对学习失去兴趣,并用怀疑,乃至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与满足。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务必首先弄清导致他的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逐步医治他们的心灵创伤,使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要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安慰他们,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扬起学习和生活的风帆。其次,还要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他们走出痛苦,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家庭的关爱,从而忘却过去,燃起希望的火焰,鼓足前进的风帆,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失落型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表扬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进步和长处而得不到肯定和表彰,他们就会失去上进的信心的和力量,就会产生失落和被遗忘的感觉,从而用消极,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我消沉,对教师产生不满的情绪和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热情地予以鼓励和表扬。其次,教师要意识地多与这类学生接触,和他们促膝谈心,在学习上多多地帮助和关怀他们,逐渐消除他们对教师的误解和隔膜,不断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情谊。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把握给他们显露和运用自己特长的机会,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总而言之,要做好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王述银,教师,现居湖北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