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ID: 155642

[ 钱德宝 文选 ]   

审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

◇ 钱德宝

  内容摘要: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其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作文中所给的材料分为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和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不同的材料性质决定着不同的写作样式,如果不加区分,混淆了两种材料类型,就会偏离文章的写作核心与重点,造成脱题或扣题不严的后果。
  关键词:材料作文 材料 教法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其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题型占十八套卷中的十五套(其中有四套属于材料+标题式),纯标题作文只有北京卷、湖南卷和重庆卷。
  材料作文中所给的材料分为隐喻型材料和评述型材料。不同的材料性质决定着不同的写作样式,如果不加区分,混淆了两种材料类型,就会偏离文章的写作核心与重点,造成脱题或扣题不严的后果。
  隐喻型(引申型)材料是指借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歌短章、漫画作品等来暗示某些社会问题与生活现象的材料。隐喻型(引申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由材料提炼出观点,再进行或纵向或横向的联想,生发自己的看法。这类作文在辨析材料的含义、确定文章的构思时,要引申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材料的主旨。写作时要跳出所给的材料,由此及彼,借材料之寓意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自己之灼见,文章的重心是要引申到对相似的社会现实的阐述论证上。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2010年高考,十五套试卷中的材料作文,隐喻型(引申型)材料作文占了十四套,只有全国卷二属于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作文。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习作示例: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就别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改变自己 走向成功
  河南省固始慈济高中 李秦
  处在社会中,我们总是会身不由己,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改变社会。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而不是像材料中的乌鸦,只想着改变所处的环境,却不尝试改变自己难听的声音。
  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坚强地面对困难。生活中总是少不了挫折,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要在一次一次地跌倒又爬起中磨练自己,改变自己,抛却稚嫩与脆弱,丢下胆怯与懦弱,昂起头,直面挫折与困难。汶川地震中的折翅小天鹅李月,在家园损毁、两次截肢、终身残疾的困难磨练中,蜕去了自己的稚嫩与脆弱,改变自己对截肢的恐惧和对生活的看法。终于,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一只折翅的小天鹅翩然起舞,让世人为之感动。倘若李月像材料中的乌鸦那样,不改变自己的心态,那么世上便会多了一只自暴自弃的断翅丑小鸭,少了一只坚强独立的单翼小天鹅。
  改变自己,让自己冷静地对待别人的嘲讽。那个为了梦想而远行韩国的中国少年韩庚,在初去韩国时受尽了嘲笑与白眼。在中国苦学的民族舞到了韩国成了不对口的舞蹈,与生俱有的汉语到了韩国成了无法沟通的语种。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勤练韩语终于能与人对话,却因没用敬语而被误以为是不懂礼貌的家伙。没有朋友只有与舞为伴,远离亲人只有默默思念。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想着逃离这个冷漠的环境,而是冷静地承受嘲讽,默默地改变自己。学习自己从未学过的舞蹈,无论和谁说话都用敬语,哪怕是对晚辈。终于,大家看到了这个怕说错话连对自己都用敬语的少年的可爱与善良,感动于这个少年的努力与付出。在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韩庚没有像材料中乌鸦那样愤愤不平地埋怨周围的环境,而是极力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最终,他成功了。这个少年用他的自我改变为自己争取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如果我是材料中的那只乌鸦,我会听取鸽子的建议,改变自己的声音,唱出悦耳的歌声,留在每个人的心里。再也不埋怨,再也不逃避,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评述型(阐释型)材料是指直接选取具体的生活现象、社会焦点和思想问题的材料。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深入地评论阐述,文章的重心放在就事论事的评述上,话题集中,谈深说透。这类材料作文要关注的是材料本身。不是顺水推舟,而是原地踏步;不是言此意彼,而是“非此而谁”。考生可就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悟和个人体验;有感受而不作论证,有思辨而不求严密。它有效地避免了宿构和套作,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交流平台。2010年高考全国卷二有关“浅阅读”讨论的作文即是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
  习作示例: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里,信义之花怒放
  河南省固始慈济高中 张曦冉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为了赶在大雪封路前回武汉老家为工人们发工钱,带着26万元现金、妻子和儿女开车返乡。不幸,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身亡。
  弟弟孙东林忍住悲痛,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放给了60多名工人。
  孙家兄弟是“诚信守诺”最好的诠释。巍巍中华,以德立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教导世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孙家兄弟“以信为本,秉义为先,行商立世慨而慷,感天动地逝犹生”。这两兄弟认的是“干活给钱天经地义”的理,守的是做生意应有的“信”与“义”!“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他们的这种情怀和境界,在这个农民工讨薪事件层出不穷的年代,显得尤为可贵。然而,面对孙家兄弟,我们有的不该仅是讴歌与赞美,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的精神涤荡我们的心灵,向他们学习,将“诚信守诺”时刻谨记在心,做一个不虚伪、不欺诈、不奸假的正直高尚的人。
  孙家兄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所散发出的炫目光芒。不敢奢望,当今社会竟然还会有这样一种人,不爱金钱爱美德。孙家兄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社会黑暗的角落,警醒了那些见利忘义的肮脏心灵。他们的行为如一丝清风,拨开了笼罩在城市上方的阴霾;他们的美德如一曲妙乐,触动了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庆幸,庆幸在我的身边,美德依然存在;我希望,希望这用生命染红的高尚能够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孙家兄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33.6万元”这个数字背后的信义之心、责任之心和良善之心价值连城。孙水林、孙东林兄弟虽然履行的是生意人最基本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但他们的行为所体现的,却是当下中国稀缺的道德资源和心灵财富。孙家兄弟的“心灵财富”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是无价之宝。
  信义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只有一堆散乱的砖瓦。
  信义是宽阔大海的河床,没有它,只有一片散乱的波浪。
  孙家兄弟身上体现的信义美德带给我们深沉的力量!
  
  钱德宝,教师,现居河南固始。

审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