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身心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高效的收益。笔者从课堂教学的弊端、“生本”课堂的创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和习题训练巩固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快乐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身心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高效的收益。因而,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努力建设以学生为本、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最终达到学生们“低支出”学习时间而“高收入”学习效果的理想境界。
一.当今课堂教学的弊端 影响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是拘泥于教材之中,照本宣科,口耳相授,不能有效地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有机械地旁听的份儿,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教师根本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只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学生听得再多,还是没多大收益,更没做到因材施教,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二.“生本”课堂的创立 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的开展始终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小学生正处于7——12岁这个年龄段之间,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具有极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他们天真、好奇、好动、爱表现、性格可塑性极强。他们心灵的火种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去点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发现新知,所得到的印象才会深刻,才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教师在课堂上要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营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在上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不懂就问》这节课时,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出师生互动。从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体会到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是学生在热情高涨地全程参与,充分的自我展示,彰显学生智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更能真实、生动而形象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高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觉学习更加轻松。其趣味性是其它媒体无法相比的,它给学生提供的有效信息更加直观、真实、生动,能充分地补充和表现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的容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上来。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宽了知识面,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学习过程中,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础知识。
四.习题训练巩固 提高有效教学
1、合理拓展 有效提高
一节新课虽然结束,但学习并没有结束,要结合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课堂拓展,既能彰显学生智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极大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分层训练 有效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等实施分层训练。但在习题的选取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要考虑到题目难度的渐进性,列出“基础题”、“难度适中题”、“能力提高题”等。还要注意分层要求。让基础不同的学生来完成不同难度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那种无比喜悦成功的感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的。灵活而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坚持从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注重进行适时评价激励,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地发挥,才会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但有效,而且高效。
参考文献:
[1]高建华.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杨云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提问之我见[J].文教资料,2005,(03)
[3]梁心清.课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J].语文教学通讯,2006,(14)
王应国,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