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ID: 155571

[ 石莉 文选 ]   

冰心作品“爱的哲学”探析

◇ 石莉

  内容摘要:冰心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致力于以“爱的哲学”培养人们的胸怀、爱的能力,造就人们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进而塑造民族的伟大性格。她的作品充溢着的爱是人间最神圣的、最伟大的爱,其中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她“爱的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冰心 散文 爱的哲学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作家。在她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信奉“爱的哲学”,并作为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爱的哲学”的主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赞美母爱,二是颂扬童贞,三是歌颂自然,三者统一起来看,体现出冰心的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她的“爱的哲学”,将母爱、童心、自然美这三大主题,化作了清丽典雅的文字,呈献给了世上每一个渴望着美丽的爱的人。
  
  一.冰心作品“爱的哲学”的成因
  
  冰心“爱的哲学”形成的考察应放到冰心生活的环境中去。冰心生在一个开明的官僚家庭,拥有一个深受父母呵护的天真无邪的幸福童年。在这样一个父慈母爱,既具有民主气息又保持着许多传统色彩,充盈着父母之爱的中国式的和美家庭中,冰心的内心自然充满了爱。因此,冰心幸福和美的童年经验萌生了她最初的质朴的爱心,而这又显然是源于一个儿童对家庭、对自然的美与和谐的发现。
  冰心先后就读于贝满女中、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协和女子大学后来并入燕京大学,均为基督教教会学校。在具有浓郁基督教文化的环境中,冰心听牧师讲道,去教堂礼拜,并系统地学习了《圣经》。长期的基督教教义的熏染,必然会影响冰心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及自身的哲学观念,而“爱”就是基督教的核心观念。
  泰戈尔是冰心青年时代最爱慕的外国诗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泰戈尔那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满蕴着人道主义情怀的哲理小诗给冰心以极大的慰藉。冰心深受泰戈尔“宇宙和个人心灵中间有一大调和”①这一观念的影响,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泰戈尔的思维模式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纽带是儿童,他认为清纯天真的儿童为人类和自然所爱,他们又以童稚的心爱着人类,游戏于自然之中,从而牵起了人与自然的互爱与融合。
  冰心曾说过,是“五四”运动的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这既是时代的表述,也是她最初的文学创作背景的表述。冰心在“五四”惊雷的震撼下,走出了家门和校门,开始接触到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在作品中,用了改良、妥协、调和、离去的方式来解决,甚至提倡用互爱的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可以说,童年经验、基督教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使冰心内心形成了模糊的爱的观念,潜隐的形成了“爱的哲学”,而“五四”精神使冰心“爱的哲学”意蕴丰饶而饱满,这“爱的哲学”贯穿了冰心创作的始终。
  
  二.冰心作品“爱的哲学”的组成部分
  
  1.母爱颂歌
  在冰心的哲学世界,母爱是她的话语中心。冰心歌颂母爱的伟大,是以“母亲”为中心进行歌颂的,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母爱哲学。她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繁星》中,冰心用最炽热的语言歌颂母爱:“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②“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之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③她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之中,回味着母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④而在《往事》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⑤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
  2.童心永驻
  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在冰心的观念里,只有童真的爱才是最纯真无瑕的爱,才是人类最纯洁的爱。她乐于为儿童写作,具有一颗澄澈的童心。她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所写作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赢得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的儿童的深深的喜爱。她时而像一位“小慈母”,时而像一位邻家的大姐姐,温婉地向孩子们诉说着充满爱的世界。她像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她以自己“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傲,甚至自勉“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⑥在《往事》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⑦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难怪会使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来复”。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
  3.自然之爱
  在冰心的“爱的哲学”世界里,“自然之爱”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她热爱自然,作品中有着不少描绘大自然风光的美丽篇章。她描绘星夜、月夜、大海、鲜花与春天这些自然的景观,散发出一种爱的气息,如在《繁星》中写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⑧冰心尤其热爱大海,“我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⑨在《往事》中,冰心把海描绘成一位“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女神,“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飞行于海波之上”。⑩在《春水》中,高山大海日月星辰朝晖夕照,都在冰心笔下富有无限的生命和激情:“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11是“春”使这个冷酷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色彩和温情。在冰心看来,“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怨嗔”。12冰心为我们描画和设计了令人陶醉的大自然的微笑。《春水》带去她很多意绪,她要春水缓缓地流到人间,也要坐到泉源边上,静候回音——她希望人间永远是春天……
  
  三.冰心作品“爱的哲学”的意义
  
  1.历史意义
  青年时期的冰心所处的是一个急风暴雨的时代,社会处于历史发展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爱的柔和,温情特征,在“五四”这个时期显然是不太和谐的音调,但是也正是这种急风暴雨的时代特点,那些生活与其中的青年更需要一种遮护,需要一种关爱。冰心的“爱的哲学”便应运时代的要求而生。她用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用对人类的爱心,抚慰那些世事沧桑中受到伤害的人们,用超卓的哲理慰藉世人心灵的寂寞,用心灵的爱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达到人类生命的极境。在冰心那里,爱是人类和一切,是人类的生命,对人类进行爱的启示,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一种爱意、一点慰藉,可以消灭丑恶、战争、肮脏,在心灵的净化中实现人生的完美境界。慈悲的冰心以一个母亲般的爱和一个女性作家的温柔,用轻声细语呵护着青年们,让他们在经历了风雨后,哪怕是得到一丝丝的爱的安慰,也会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2.现实意义
  当年善良热情的冰心在面临社会的诸多问题时,真诚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爱的哲学”,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始。冰心“爱的哲学”宣扬母爱、童心和赞美自然,其核心概念就是“爱”——无条件的“爱”所有的一切。
  首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冰心在小说《超人》中宣扬“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13,强调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特别是体现了对弱者的关爱,对个体的人的充分尊重与肯定。假如世间人人都能付出关爱,以赤子之心彼此相待,那么,仇恨、陷害、猜忌、冷漠、自私都会遁形,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乃至社会发展的实现。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多么需要这种“爱”啊。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冰心是个自然崇拜者,她由热爱童年时期的玩伴——大海,到赞颂整个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都是冰心颂赞的对象,而且是一种非功利的赞赏,侧重大自然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安。而当代社会,我们对那些为了商业利益而破坏大自然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也承受了许多甚至会越来越多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人类只有不为一己之私利着眼于小处,而是从全局出发关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才能逐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如果我们都成为冰心的同道者,因“爱”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那么大自然将永远对人类散发沉默而永恒的魅力之光。
  纵观冰心的作品,可以看到“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回响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在表达、都在讲述一个字——爱,这种爱是广泛的,是恒久不散的,是能在每一个读者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并让它生长着、发展着的,这使她的作品葆有永不凋萎的艺术青春,因而赢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注释:
  ①⑦冰心著.卓如选编:《冰心作品精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第12页。
  ②③⑥⑧⑨⑽⑾⑿金宏宇选编:《冰心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306、317、297、289、20、342、343页。
  ④⑤⒀浦漫汀主编:《冰心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年7月,第40、23、162页。
  
  参考文献:
  [1]高长春主编.冰心散文[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肖凤.冰心图传[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金宏宇选编.冰心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冰心著.卓如选编.冰心作品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5]浦漫汀主编.冰心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
  
  石莉,教师,现居广东广州。

冰心作品“爱的哲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