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ID: 155607

[ 卢雪冰 文选 ]   

应提高传记文学教学的实效性

◇ 卢雪冰

  内容摘要:传记是我国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阅读传记,可以追寻逝去的岁月烟云,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阅读传记可以激发学生的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传记文学 教学 实效性
  
  传记是我国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又是当代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人,是一本“大书”,是一本用心灵、情感、行为写就的有血有肉的“大书”。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传记却可以世代相传,长久地留存传主的生命印迹,让人领略大千世界的七彩人生。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同时,通过阅读传记,我们还可以追寻那逝去的岁月烟云,感受那沉重的历史沧桑。所以,读名人传记,可长人生智慧。
  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理想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读传记是很支持的,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书曾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那么,怎样阅读人物传记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由于传记作品篇幅一般都较长,通常都是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变得异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对一篇传记作品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把传主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生活片段介绍给学生,或通过网络了解传主的逸闻趣事,或利用多媒体欣赏根据名人传记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想了解传主相关事例的迫切愿望,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文本的目的。激趣导入,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课本中节选篇章的兴趣,更应该把学生产生深入了解传主的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全篇、全书中去。做到了这一点,传记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例如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时,我们就通过相关的影视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握传主的形象
  
  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首先我们可以把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理清,把握好传主的人生经历,还要对传主的性格、情感进行分析,注意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在阅读之后要把主要事件梳理出来,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了解传主的形象。如果是评传,要注意对传记中的叙与评进行区分,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对传主的时代、社会和家庭背景进行关注。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了解透彻。其次,应了解传主的关系网。传主的人际交往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经历,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把握传主的形象,通过了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也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比如在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时,第一步就要把突出华罗庚人物特征的事件归纳出来:①华罗庚的求学研究经历。②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③华罗庚的爱国情怀。④华罗庚的文学修养。在这些叙述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个数学家的美好形象:刻苦钻研,心无旁骛,专攻数学,爱家爱国,而且颇有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数学家形象。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
  
  优秀的传记作品,既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和文学价值。所谓的教育功能就是为读者提供角色模范,作为立志的标杆。因为传记最基本的作用是道德教化,树人生典范。所谓的文学价值——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阅读这些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所以,教师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由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肯定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体现在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都各不相同,教师此时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作有效地指导。普遍的做法是选定社会各项各业的杰出人物的传记供学生挑选,让他们各取所需,找自己喜欢的名人作为人生的偶像。按照下表,怀揣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传奇人物的传记书。
  
  这些篇目则作为课外延伸的内容,让学生拓展积累。从范围上说,所选的文章,其传主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伟人与名人,这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角度了解名人与伟人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
  有些学生读人物传记只是为了了解某个人的生活历程,这种阅读太浅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想一想作品中主人公的事迹可以提炼出哪些有价值的观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迪作用。例如刘德华、成龙、易建联,耀眼的明星光环下要付出比常人多多少倍的努力呢!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初衷,就是为了饱受饥饿的农民有饭吃而已,他一生执着的追求是多么的淳朴和无私啊!
  人物传记的教学内容,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更有课文之外的传记读本,后两者的指导应有别于第一模块必修课程的“人物传记”,并有一个“质”的飞跃。从阅读的层面看,要求学生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注意挖掘文章的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理解、领会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读名人传记,使学生明了典型人物的生活历程,品味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作为自己奋斗的借鉴。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还能增长处事接物的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卢雪冰,教师,现居广东南海。

应提高传记文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