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作文质量的优劣。那么,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呢?下面的“六要”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一要以情动人。追求语言的生动优美本无可厚非,但切不可重形式而轻内容。如果不在布局谋篇上下功夫,只是玩弄文字游戏,在句子的对仗、音节、平仄上大做文章,甚至搜肠刮肚,将平时积累的名言、文段简单罗列,那就本末倒置了。一味讲究词藻的华丽,只会给人以词语堆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印象。人们常说:“文以情动人。”纵观历届高考满分作文,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这些真情撞击出了阅卷老师心灵的火花而一举夺魁。相反,那些写社会不深、写家庭不亲、写童年不真的作文,只能得低分。高考满分作文的“潜规则”告诉我们,过于追求词藻华丽、语意含蓄的作文大多命运不好,因为阅卷老师没有闲情逸致去字斟句酌,细细品味。
二要合身得体。高考作文盲目追求文体创新的现象日趋严重,几成灾难。各种文体诸如“诊断报告” “通缉令” “说明书” “祭文” “剧本” “诏书”等,不时出现,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其结果连基本的作文法则也丢失了。“文体不限”不是不论文体,更不是乱用文体,故弄玄虚,而是要选择一种既便于表现题旨又便于发挥考生特长的文体。要明白,不同的作文材料或话题,它们的文体指向是各有侧重、不尽相同的,不能盲目赶“时髦”。要求考生细细琢磨,选择一种最佳文体。如话题“外面的世界” “我想握住你的手”较适合于写记叙文、小小说;话题“站在名人门口”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较适合于写散文;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较适合于写议论文,等等。那些不顾材料与话题的特点只求文体“抢眼”的做法,只能自讨苦吃。
三要文简字约。高考作文不同于即兴作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它一般要求篇幅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据调查,不少考生对此有些误解,他们认为高考作文的字数应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于是,在行文时不分主次轻重,一一道来。有人甚至在结束全文之后,因空白太多而心有余悸,又勉强“增容”,另加尾巴。这样的文章,乍一看,洋洋洒洒,好似内容很充实,表达很到位;仔细阅读却无异于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据抽样统计,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的篇幅平均在840字左右,并非长篇大论。因此,高考作文应文简字约,高度凝练,结构紧凑,力争以简短的篇幅(底线800字),完成较大容量意蕴的表达。这样既便于精心构思,打造精品,又能保证书写的工整美观,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可谓“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四要巧用经典。大多数考生平时都会涉猎一些优美的经典范文,并熟记成诵,以备临考之需。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对经典美文的选用,一定要灵活巧妙:或借鉴其立意,或模仿其布局,或效仿其语言,或套用其文体,或截取其精华,或借用其标题……做到合理取舍,不露痕迹。切不可全盘挪用,以致于失去了“真我”。如果这样,最终弄巧成拙,十年心血付诸东流。2009年高考作文《感动我的中国色》有一批作文惨败,原因就是阅卷老师最终发现这些作文通篇挪用了乔良《高原,我的中国色》的文字。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也曾引起争议,原因也在于有抄袭的嫌疑。
五要行文活泼。高考作文除了要求材料鲜活、立意新颖之外,在行文上要求活泼多变,充分体现当代青年的朝气与活力,体现新奇多彩的文风,展现思维的灵动美。品读作文,犹如带给人一道丰美的精神大餐,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记叙文、小小说力求波澜迭起,悬念丛生,力戒平铺直叙,和尚念经;议论文要长短句并用,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掷地有声。写欢快之情,语言应像高山流水,叮咚悦耳;抒悲壮之意,言辞应像大河奔流,激越铿锵。段与段之间,长短搭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那种开头形势好,中间作检讨,最后再把决心表的“三段论”式的八股文,注定要被扫进垃圾堆。鲁迅先生《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在生动叙述了法海和尚因多事而最终躲进蟹壳之后,文末仅用“活该”一词独自成段,嘲讽、戏谑之情是何等的干净利落、酣畅淋漓,实为经典,值得借鉴。
六要成竹在胸。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考题,要沉着冷静,从拟题到选材,从立意到谋篇,纵览全局,点点滴滴了然于胸。拟好了提纲,打好了腹稿,自可下笔有神,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力戒“仓皇布阵,草草收兵”。有些考生深怕时间不够用,在行文时只讲速度,不讲精度。边想边写,边写边改。其结果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高考作文,除了内容切题、立意高远之外,卷面书写也至关重要。书写规范(包括文字和标点)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阅卷老师自然会偏爱。这样的作文才真正算得上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何愁不能独领风骚呢?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