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557

[ 韩延明 文选 ]   

定语后置类型例说

◇ 韩延明

  在考察文言文试题中,特殊句式是一个重要考点。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等。其中,定语后置句相对比较少见。这类句式的翻译,要按照现代语法的一般要求,将定语提到中心语之前。由于不少同学对定语后置比较陌生,在应试翻译时往往不得要领,失分较多。现对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及翻译解析如下:
  1 用“者”字把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②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班固《苏武传》)
  译文:护送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③群巨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译文:侍立在殿上的大臣。不能带一点兵器。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列子·《愚公移山》)
  译文:(愚公)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泥土。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战国策·《荆轲刺泰王》)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2 用“者”字把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彭端淑《为学》)
  译文:富的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3 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的形式,如: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译文:抬头可以观览浩瀚无穷的宇宙:低头可以考察纷杂繁盛的物类。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如果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陷六国灭亡的老路,这样又在六国之下了。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屈原《离骚》)
  译文: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 用数量词作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
  ②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个骑兵,几万名步兵。
  ③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三十有四。(魏学伊《核舟记》)
  译文:对联、题名和篆文,(一共)刻有三十四个文字。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魏学渺《核舟记》) 译文: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户。

定语后置类型例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