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676

[ 赵增娜 文选 ]   

“阕”与“阙”

◇ 赵增娜

  以“阙”代“阕”,是文字运用中的常见差错,经常在书报刊中见到。
  阕,形声字。从门癸声,表示事情做完后关门,本义是“终了”。乐曲结束,自然是“终了”,所以也叫“阕”。如汉代张衡《东京赋》:“《王夏》阕,《驺虞》奏。”再后来,乐曲一首,也称“阕”。词本来也是配乐唱的,具有乐曲的性质,所以一首词也称一阕词。《十六字令》是词牌名,十六字令是词,自然应称“阕”。
  阙,也是形声字,从门朔声,本指古代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在古汉语中,“阙”也指“缺口”、“空隙”。一般认为,这是因“阙”上的高台之间远望成缺口之状引申而来的。进一步引申指“空缺”“没有”“缺误”“疏失”等义。“阙”与“词”没有关系,词不能以“阙”计。

“阕”与“阙”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