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是郑板桥作画的至高之道:将它用于高考作文之中也精到入微。“立异标新”是指作文要大胆创新,不落窠臼。有人称之为“破格”,即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可以说,是否创新是高考一、二类作文的分水岭,务必重视。那么,高考作文如何创新?通过对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的研究分析。作文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拟一个新颖醒目、富有个性化的标题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高考作文拟个好题目,就像一个人生就一双漂亮的眼睛,“眉目传情”,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读者。有一篇介绍丰子恺的文章,题目叫《丰子恺画人不要脸》。乍看标题。令人疑窦丛生。急急品读,原来文章是说丰子恺画人无需画脸,就可以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的题目悬念重重,令读者欲罢不能。读完全文,不禁拍案叫绝!北大教授孔庆东对母校情深意笃,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表达“对北大无法言说的无限挚爱”。然而,作者总感觉无法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表达这种情感,竟用《狗日的北大》作题目,千般情万般爱尽在标题中!高考作文拟题方法多种多样:1,巧用修辞,增添文采。如《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假治”怎能“治假”?》;2,巧妙引用,韵味无穷。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出真知)、《道是无情却有情》(真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惜时);3,大胆嫁接,趣味横生。如《对公款吃喝亮“黄牌”》(借用体育术语)、《构筑心灵的“马其诺防线”》(借用军事术语,写清正廉洁);4,反向立意,推陈出新。如《敢到“班门”弄“大斧”》(敢于表现)、《老虎屁股也敢摸》(勇于制暴)、《天高鸟不飞》(环境污染);5,借用等式,新颖独特。如《5+2=0》(五天学校教育与两天社会影响相抵消)、《逆境+勤奋=成功》;6,正反并用,强烈对比。如《吝啬鬼“慷慨解囊”》《铁公鸡拔毛记》,等等。
二、立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创新立意要体现自我审美情趣和独立意识,不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可运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例如针对“流行”这一话题,一般的观点是“流行的都是时尚的”,运用逆向思维,“流行的不一定都时尚,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甲型H1N1感冒”,_定能出奇制胜。
再看下列作文材料: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小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材料中,对救人接受感谢的行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太贪心”和“做得对”。一般人都认为,舍身救人是一种美德,如果接受酬谢就变味儿了,就会使自己的光辉形象降了“格”。如果摒弃常规思维,反向立意:“接受回报有利于倡导文明之风”、“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求异思维的神奇效果。
三、告别常规模式,大胆使用新文体
在文体选用上,要尽量避开陈旧老套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这样的文体过于传统,难以出彩,给人一千人一面的感觉。在服务于内容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较为生僻的小小说、寓言,甚至像诊断书、说明书、祭文、通缉令、剧本、诏书等,因为这样的文体在应考中较为少见,很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不限。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范文展示
蚂蚁寻食三幕剧
第一幕
时间:傍晚
地点:山间小路
背景:一块陡峭的石头,其后方是食源。
镜头一: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是陡峭极了。蚂蚁爬了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它爬过了那块陡峭的石头,找到了食物。
画外音:
生活犹如这只爬行的蚂蚁,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恒心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在生命的舞台上,永不言弃,一路拼搏,最终一定会迎来一路喝彩!
第二幕
时间:傍晚
地点:山间小路
背景:一块陡峭的石头,其后方是食源。
镜头二: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这是一块非常陡峭的石头。从下往上看去,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蚂蚁向上爬了几步,结果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这样爬肯定不是办法,它绕过石头,走到了目的地。找到了食物。
画外音: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看来的确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方法,依然可以到达梦想的彼岸。人生在世,有理想是好事,更多时候我们还要学会变通,量力而行。
第三幕
时间:傍晚
地点:山间小路
背景:一块陡峭的石头,其后方是食源。
镜头三: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试了试石岩,陡峭无比,光滑异常。硬爬太过危险,便尝试绕道而行。怎奈石头体积太过庞大,走了好久也不见尽头,于是它望而却步,掉头离开,也在其它地方找到了食物。
画外音:
退缩不一定意味着逃避。相反,有些时候换一种角度,会惊喜地发现,前面一片曙光。在人生的道路上灵活多变,另辟蹊径,岂不快哉!
尾声:
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就如同这三只蚂蚁,既要勇往直前,矢志不移;又要独辟蹊径,灵活变通。不管怎样,奋斗的人生总是美好的。请记住高尔基的名言吧:在停止努力之前,你永远不会是个失败者!
该文采用剧本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蚂蚁寻食的三个典型场景,再运用“画外音”和“尾声”巧妙点题,可谓别开生面,饱含哲理,令人过目不忘。
四、精心筛选题材,言他人所未言
在确保切题的前提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异。尽量选用他人未曾想到的材料,为文章增加亮点。例如:对于“父子关系”这一话题,传统的观点总是“民主和谐”、“尊老爱幼”。如果选用诸如下面这类材料立意,就一定能技高一筹,一举夺魁。
据报载,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一纸“父子协议”,主要内容是:儿子全部自筹高等教育经费,自己解决谋业、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常生活各种事宜。
这则材料角度新颖,它体现了新时代的一种新型父子关系。这种关系能促使子女早日独立,早日成熟,也保证父母老有所依,安度晚年,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这纸“父子协议”。打破了传统的双向依赖的亲情与伦理道德观念,诠释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倘若能如此选材,你的作文一定会更加亮丽多彩。
五、构思谋篇匠心独运,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记叙文、小小说文体要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曲折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个爱慕虚荣而自讨苦吃、最终葬送了自己一生幸福的女主人公形象。更令人称奇的是,小说结尾点明:主人公花费十年心血赔偿项链,朋友却告诉她。原来借给她的那条项链是假的——这真是五雷轰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奇妙的构思令人咂舌,辛辣的讽刺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考场作文若能如此构思谋篇,阅卷老师一定会为之倾倒,打出高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描写一对小夫妻在圣诞节来临之时,双方都想送一件令对方高兴的礼物。丈夫杰姆为了妻子的美发卖掉了自己心爱的金表。买来一套梳子;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上金表链,卖了自己的美发。当他们互赠礼物时。才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礼物已不再是对方需要的了。不过细细品味。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的礼物正是对方最需要的。那就是“爱”!阴差阳错、出人意料的情节。令人啧啧不已!再如,为了唤起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有个学生采用了给广州厨师写信的形式,揭示了广州厨师手艺精(啥都能做),胆子大(啥都敢吃),影响力深远(足以能让某种动物灭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正话反说的构思技巧,足以吸引人的眼球,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