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一条政治原则,并且是中国历史上实践此原则最典型的代表。但这句话却不是他说的。有人认为这句话出自李世民的大臣魏徵的名言。魏徵确实对李世民说过此话,但他是化用前人的,并不是此话的原创者。
这两句名言的著作权,其实是属于比魏徵早五百来年的东汉名儒王符。王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后汉书·王符传》说他“少好学,有志操”,与大儒马融、杰出的天文学家张衡等要好。以《潜夫论》名闻后世。《潜夫论·明暗》中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云:“上(李世民)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显然是从王符之语中引申而来的。王符才是这两句话的著作权所有者,不能将其归在李世民或魏徵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