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微型”小学大多实施温情管理,校长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与创造、尊重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尽可能的做到“多一点自由,少一点不准;多一点情感,少一点制度”,给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尽最大可能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自我加压,最终形成教师自我管理,学校有序而自由,紧张而轻松,团结而活泼。因此,农村“微型”小学大多形成了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校长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村“微型”小学校长虽然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但办学观念滞后,管理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缺乏理论指导,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办学观念上落后于时代,学校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校长在工作中虽然大胆改革和不断创新,但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工作往往偏离了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也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
2、课改意识不强。新课改虽然实施几年了,但由于教师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教师没有对新课改理论进行系统学习,致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理念落实不到位,甚至理解错误。有的教师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上课时仍旧教师是 “主人”,学生是学习的“客人”。有的教师对新教法很难接受,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现象依然严重;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学工作粗放、随意,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课前准备不足。教师各科都有教案,并且写得也很详细,但缺乏精心设计,日日写教案,年年写教案,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很少用于课堂教学。因而,出现了备课的“高原现象”。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很强,课堂效益有待遇提高。
4、教研意识淡薄。教师教研意识淡薄,教研的风气还没有形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缺少反思和总结,很少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也不仔细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没有把科研与提高质量有效地结合起来。
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思考
1、做学习型校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所学校校长是关键,一个校长学习是关键。归根结底,学习是解决当前农村“微型”小学问题的关键。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农村“微型”小学校长要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打磨理论,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且让办学思想深入人心、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鼓舞士气;校长要不断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水平;校长要关心和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准确把握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脉搏和方向,努力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
2、组织带动教师学习,努力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农村“微型”小学校长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解决教师队伍问题的突破口。组织和带动教师学习与教育有关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意识。了解当前教育形势,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组织带动教师系统学习新课改理论知识和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精神实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了解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3、农村“微型”小学校长要带头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总有一些得失,校长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吸取教训,总结教学经验。引导教师撰写教研论文,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习是解决农村“微型”小学一切问题的突破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会越来越到位,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教研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农村“微型”小学才能可持续发展。
王应军,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