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0期 ID: 157352

[ 李弟宝 文选 ]   

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化讨论

◇ 李弟宝

  语文学科作为中职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职语文课程目标是突出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课程结构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组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分别对应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中职语文课程“职业化”问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新《大纲》课程目标、对“职业模块”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中职语文教育现状和中职学生现状,着眼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职能。本文主要从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目标、内容与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中职语文的课程任务
  新《大纲》对语文课程任务和目标的定位,着力点在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突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服务功能。“职业化”中职语文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树立语文课程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的宗旨。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职业情境,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注重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选取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服务,实现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统一。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学,是就业培养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兼顾。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体系,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始终以就业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行对应调整、融合,通过课内外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优秀品格,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二.中职语文的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良好的职业素质,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培养一线岗位需求的从业者,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一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职业群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角度考虑,中职语文课程要通过校本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著名企业的发展史,认识优秀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感悟企业文化,培养创业意识,培育职业品质。
  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需要和市场调查反馈,从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中职语文课程群主要有:阅读能力课程、口语交际课程和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要培养的能力是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应用能力重点是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点是口头表达能力、听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
  2008年6月,南京高齿在我校高齿选修班招工,有不少学生专业技能不差,却因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较差而落选。这件事说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中职语文学习的帮助。“职业化”中职语文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中职语文的课程教学
  许多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不扎实,致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听说能力、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如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图;不能流畅持续地与人交流;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甚至不会写请假条、看不懂说明书等等。
  因此,“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对学生加强阅读能力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具体地说,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主要内容是:推广普通话,认真倾听,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
  中职语文的课程教学,要注意中职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教学方式上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今后从事的职业乃至创业需求。中职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式,如“情境体验式”、“典型案例教学”、“问题探究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商贸专业,围绕某汽配公司进行商务洽谈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指导学生从案例中评价人物言行的得与失,集中突破了自我介绍、婉言拒绝、学会赞赏等交际难题。案例教学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职业认同意识和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
  四.中职语文的课程评价
  “职业化”中职语文的课程教学评价,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学评价,要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通过教师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多种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如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未来的就业者,光有自己的职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从事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老师,应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把语文教学的重点与学生从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建设相联系,使语文教学适应于学生将来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中职语文课程“职业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李弟宝,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