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0期 ID: 157403

[ 蒋丽嫚 文选 ]   

中职德育课与研究性学习

◇ 蒋丽嫚

  在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学生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发动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实践。激发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学会知识,并懂得有效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一.做好选题指导,关注学生的热点问题
  1.课题的背景。当今社会中职生就业形势严峻,中职生从职业理想走向社会现实,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中职学生,他们对社会、企业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充满好奇,但因为有的毕业生不了解企业状况、不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管理制度,平时学习不努力,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求职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根据课程安排和教学意见反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性学习以“企业实践”为大课题,从而达到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2.课题的意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提高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学生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对保证学生求职免遭挫折,建立信心、求职顺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子课题介绍
  (1)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体系;(2)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3)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4)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5)了解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五个方面去实践调查研究,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命题,任选一两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对学生进行分析
  布置好课题后,笔者对学生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
  1.学生是中职三年级的学生,还有一年就毕业。2.学生对分小组、分阶段的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3.学生已通过部分德育课学习,并具备一定的搜集信息的能力。4.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5.大部分学生愿意和同伴交流,与同伴分享成果,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期望在找工作时取得优势。6.由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知识储备还有局限性,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7.学生对研究问题有浓厚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带着问题到企业实践。小组人员人人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懂得完成学习任务,听、思、说、做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有很多不同,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快适应社会,找到自己和企业间的差距,社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通过合作学习,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收获,并努力给别人以帮助,学习从多数人的发言中归纳出小组的主要意见,从而得到提高。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地记录个人体验,最后做好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充分地给予鼓励和指引。
  四.有效的评价
  评价贯穿整个过程,评价主体包括老师、学生、企业;评价内容丰富,注重综合素质,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体现学生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等内容。
  这次研究性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实践体验,能够克服德育课程和教学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渠道。也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董裕华.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12):48-52
  [2]王洪伟.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研究.《基础教育》月刊,2006(12):27-29
  [3]陈莉莉,初中思品课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运用,《教育导刊》月刊,2009(3):58-60
  
  蒋丽嫚,广州市政职业学校建筑艺术部教师。

中职德育课与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