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最震撼人心的,当然是主人公大卫那一生艰难曲折的奋斗史了。大卫那种在苦难中坚韧不懈地追求之美深深地触动着我,震撼着我,引领着我,直到读完全书。
四五岁的小孩正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可是幼小的大卫就被隔离了母亲的疼爱,承受着摩德斯通姐弟的“坚定”地折磨,一个人被关在阁楼上的小房间里,战战兢兢,忍受着漫漫长夜的孤苦冷寂……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多叫人心疼啊!但大卫只能忍受啊,他一个小小的孩子能怎么办呢?谁叫妈妈那么柔软,已经被人家“捏住”了呢?谁叫身边除了小保姆佩戈蒂没有一个疼爱他的亲人呢?他只有颤颤抖抖地独自承受啊!
更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个没有任何熟人的工厂里,成天地“从早晨一直干到晚上”,默默地“除了我自己,谁都不知道我是在默默忍受着痛苦”,干着成人的活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简直难以想象啊!这个幼小的孩子得承受在失去亲人后进一步强加的多大的身体和心灵地折磨啊!“我的泪水和着洗瓶子的水流淌,我泣不成声,仿佛心上也有一道裂缝,眼看就要爆裂似的”“我衣衫褴褛”“我饿着肚子,在街上闲逛”“当时我不曾有一时一刻安于那种生活,也不曾有一时一刻不感到凄惶。但是我却咬着牙忍受着”,这个幼小的孩子性情多么坚韧啊!这样的生活,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破罐破摔,没有灰心丧气,还是“勒紧腰带”艰难度日,超出常人、成人的意志力啊!亲爱的读者,看到这些,你怎能不被他打动,不为他折服,不为他眼眶湿润呢?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大卫就不可以被打倒,他要忍受一切,他要活着,他要寻找出路,寻找生路!
童年的苦难大卫“挺”过来了,善良的大卫真心热爱的朋友啊,斯蒂福,你怎么能欺骗挚爱你的这个善良的童年时代就有的朋友呢?你怎么忍心刺伤你那从苦难中走过来对你倾心相爱的大卫呢?你拐骗了与大卫命运息息相连的佩戈蒂家中的即将成为哈姆新娘的单纯的爱弥丽,你给这善良的渔民之家带来多大的痛苦、多大的羞辱啊!你又给真诚待你的大卫带来多大的良心自责啊!你更让你的这个痴心对你的朋友多么难以置信,多么悲伤痛苦啊!“在剧烈苦恼中,我更多地想到他的才华,更多地怜惜他的优点,比之以往对他痴心相待的时候,更加赏识那些本可以使其成为崇高伟大人物的才具。……一旦我与他面面相对,我必定连一句斥责他的话都讲不出口。我竟然仍旧那样深情地爱慕他,竟然仍旧温情脉脉怀念我对他的那份痴情,我觉得,我竟然像心灵受创伤的孩子那般脆弱”,看看,心灵刚刚平复初长成年的大卫又一次遭受了失去惟一(目前)挚友的沉重打击。
大卫真是个多情的热烈的孩子,不管对于什么样的感情,他都全身心地付出。长成英俊青年的大卫现在全部的感情倾注在花朵一样的朵拉身上。他疯狂地爱恋,请求米尔斯小姐暗地里帮助,不顾朵拉的父亲他的上司斯潘娄先生顽固地反对,坚决地表达自己的忠贞不二的爱情。斯潘娄先生猝死,他的爱情也遇到冰冷的寒冬,他心疼他悲伤的可怜人儿,他焦急地等待着他的爱情。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朵拉两个另类的姑姑的检验,他终于迎来了他心爱的朵拉!可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啊!花朵一样的易碎的柔弱的,不会任何的家务,学不会任何的家务,还不能教一下任何的家务。家里一团糟,辛苦的大卫工作之余忙着应付家里杂乱的麻烦不断的琐事,他们的日子过得杂乱无章。大卫依然深深地爱着妻子,还深深地自责对妻子的稍有不满的态度;朵拉也在不露声色地自责中。在这样的隐隐的自责中,朵拉病怏怏的真的像一朵花一样过早地夭折了。大卫疯狂地深深地爱着的人儿啊,大卫的爱情之花为什么也这么残忍地凋谢了呢?多灾多难的大卫啊?你还能从你那屡受创伤的心灵深处走出来吗?可怜的大卫?
大卫开始了他的流浪,身体的流浪,心灵的流浪。“当我带着一颗未经磨练的心离群索居的时候,对我这颗心所要抗拒的伤痛之严重,我毫未意识到”,他带着一种凄凉之感,一种孤独之感,一种失落之感,一种悲痛之感远去、流浪,但这种种的感觉在流浪中却“一点一点,一滴一滴,渐渐浸润”,直至变成一种“绝望感”:“对我失去一切的绝望——爱情、友谊、兴趣、爱好,对被打碎的一切的绝望——我最初的信任、最初的恋情、生活的整个空中楼阁,对依然残留的一切的绝望——一片空旷的废墟和荒野,在我身外扩展延伸,无边无际,直到黑暗的地平线上。”大卫承受的打击太多了,太大了,太具有摧残性了,特别是这样一个在童年就承受了太多的折磨而艰难挺过来刚刚喘一口气就又接二连三地遭受了一连串的最沉重的打击的青年,你让他如何承载“生命如此之重”啊?
大卫“深陷于越积越厚的悲哀之中,终于没有希望可以自拔了”。他感觉自己就像僵尸一样到处游荡,漫无目的,魂不守舍,他感觉自己就要死掉了。他游历山麓,没有被大山的巍峨所倾倒;他流浪水边,没有被河水的清澈所洗礼;他徘徊平地,更没有被大地的旷远而感染。
一天傍晚,大卫沿着山坡崎岖的小路而下,一种久已生疏的美丽和宁静之感,一种山谷的宁静所唤起的使人变温柔的感染力,在他的胸臆中隐隐萌动。在这样的宁静之中,大自然抚慰着他,他把那疲倦的头枕在草地上,哭了起来……
我们的大卫再次挺过来了,他超越了重重苦难,他重生了!
阿格妮丝知道,苦难的磨砺,感情的激荡,一定能使大卫的性格变得更完美,更坚强。悲哀愁苦使大卫会有更坚定、更崇高的趋向,悲哀愁苦必定就是力量。她深知,大卫会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她知道,更大的苦难会更鼓励大卫前进,使大卫变成比过去更好的人。这么读懂大卫的阿格妮丝,这么激励大卫的阿格妮丝,这么一个从少女时代就和大卫相伴的阿格妮丝,这么一个柔美善良充满仁爱之心的阿格妮丝,不做大卫的生命伴侣又有谁呢?可惜的是我们的大卫,轻狂年少时只顾追求耀眼的艳俗,追求爱情时只看见漂亮的花朵,遭受打击时只在痛苦地疗伤;而没有感觉到阿格妮丝那种沉静的柔美,没有体察到阿格妮丝那种在暗处中熠熠发光的“圣母”的光辉,没有感受到阿格妮丝那种深陷危难只有默默忍受的苦楚,大卫一度丢掉了真正的爱情。可喜的是在经受重重磨难后大卫的爱情终于有些醒悟。可是大卫又陷在情感的矛盾纠葛中,怕打破一直以来的亲密的兄妹情感,怕不合时宜的表达,犹豫不决,满腔心事。大卫,你怎么那么傻呢?你怎么那么“无情”呢?你曾经不知觉间丢下了一段不该丢下的情,你现在怎么还让它那么孤独的飘荡呢?
大卫能屡次战胜生活中的遭遇,心灵上的打击,大卫难道不能追求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吗?可贺的是,我们的大卫终于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矛盾的心理,迈过那道心灵的坎儿,拥有了阿格妮丝,拥有了属于他们俩并且使他们的人生相得益彰的真正爱情!
狄更斯塑造的大卫这种在逆境中克服一切苦难,在逆境中成就坚韧的心灵品质,在逆境中逐渐心智成熟,在逆境中勇敢地追求爱情,在逆境中走向人生的辉煌的追求,难道不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吗?狄更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奋斗追求的心灵之歌!
王义芝,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