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0期 ID: 157394

[ 郑玉琼 文选 ]   

重点高中学生语文作业困难生之成因

◇ 郑玉琼

  2010年5月,我们课题实验组对所教的高一3个普通班16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卷162份。其问卷和调查结果如下:
  语文作业调查问卷
  设计命制:《强化管理以促进高中学生自觉完成语文作业方略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 郑玉琼
  为了更好的了解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同学们作业的心理需求,特设制了这份调查问卷。恳请每位同学认真填写或选择。
  一.对语文作业的认识(可以多选)( )
  A.语文作业是老师检查课堂效果,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B.做语文作业犹如游山玩水,潜泳其中,其乐无穷。
  C.语文作业做了跟不做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答案太不确定了。不如数理化作业简洁明了,有味道,也有成就感。
  D.现在的语文作业设置, 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没有什么效果。
  E.要是没有作业,又能考出好成绩,那该多好!
  二.做作业的态度(可以多选)( )
  A.专心独立完成。
  B.不会的会查资料或请教。
  C.经常复制他人的答案。
  D.等答案发下来再照抄答案,应付一下老师。安慰一下自己。
  E.等老师讲答案。
  F.有答案也不做。
  G.看情况和心情。
  三.完成作业时,你把语文作业放在( )的位置。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E.第五
  F.第六 G.第七 H.第八 I.第九 J.看情况
  四.交作业时的想法是(可以多选)( )
  A.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是学生的本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交作业是必须的。
  B.作业做了就交,没做就不教,理所当然。
  C.有时间也不做语文作业,因为没有什么效果。
  D.交了老师也没有仔细批改,没有作用。
  E.老师批改了也没有用,因为自己不会去订正,甚至看都不会看一眼。
  F.作业太多,语文作业最费神,不想做。
  G.语文作业反馈最慢,迟点儿交也没什么。
  五.对语文作业命题设置的评定或建议(可以选择,也可以多选。还可以主观答题)( )
  A.现在的作业能扣住考纲,训练形式新颖,认真完成的话效果较好。
  B.作业设置的量恰当,题型与高考题型一致,这样有针对性。
  C.作业设置全都改成选择题,简单易做,主观文字题太麻烦。
  D.作业设置应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考试为准。
  学生反映情况:①作业做了和不做,分考出来都一样。
  ②语文作业还是分专题来得好!一次解决一块,最后做几份综合题,效果应该不会差。
  ③这样较好,每天一张,适应了。
  ④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要面面俱到基本不可能。作业应与课堂学习互相映射,互为补充,使其释放出更大的光和热。
  ⑤应更有针对性,不要做一些浪费时间又无意义又不感兴趣的内容。
  ⑥语文作业要紧扣提纲,可以掺杂一些开放题,古诗文一定要老师讲过再做,不欣赏老师没有讲就开始做新的试卷,这样我会烦,会不交语文作业。
  ⑦多找些与现在高考相关的题型。且要适量!
  ⑧干脆语文别学算了!
  ⑨浓缩就是精华。
  ⑩结合各种形式,可以稍微减少点!
  从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对语文的认识基本正确的占62%,心态好的占78%,认为应该交作业的仅占33%;而对语文认识不到位的占78%,心态问题很大的就占了48.1%;语文作业无用论者拥有92.6%,功利性思想者也占半数。可想而知,语文作业的管理难度有多大!当然,从学生的文字意见可以得出“语文作业的设置必须引起老师们的严重关注”的结论。
  在现阶段,语文作业已经被部分学生下放到边缘学科的位置上,他们中部分人做作业的顺序是:数、理、化,外,政、史、地,语。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顺序呢?还有部分同学,完成语文作业非常困难,多次催促,个别谈话,批评、鼓励,什么手段都用上,他仿佛刀枪不入,又是何道理呢?
  笔者经过多年观察、分析,尤其是2009年9月至今进行作业登记管理以后,对形成这一状况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它要求掌握的点多,面广,识记的东西多,训练能力也是各个方面都要具备。这是学生产生 “语文作业做了跟不做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答案太不确定了。不如数理化作业简洁明了,有味道,也有成就感”认识的内部原因。从而形成了“语文作业最费神”的印象,产生了“不想做”的想法。
  除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琐碎特点和不确定性外,语文作业的难于落实是一个重要原因。它的难于落实主要在于文字表述多,内容繁琐,涉及面广。即使命题全部是选择题,要真正弄懂,也要判断其每个选项的正误。老师批作业也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多快好省”。等到老师批好,也已经是凉了的黄花菜。因为老师不能趁热打铁,学生也就觉得语文作业拖一下不要紧,等老师找过自己再做不迟。当然,这只是客观原因之一。
  第三,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功利性的体制,至少学生、家长、社会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要考试,就一定有上中下之分;社会福利不优厚,就业有好待遇和差待遇之分,就一定存在竞争;有竞争,就有“胜者为王”的现象;同样是花60分钟的时间,做语文练习,可能考到60分;做数理化练习,可能考到80分,你选择哪个学科?这是人们都能理解的原因。尤其现在上重点普高的孩子,除了偏科的学生外,都是数理化智商不低的,既然有捷径可走,为何不走啊!包括某些学校的排课,也体现了这种功利思想,就更不用说学生了。这也就是调查中的“语文无用论”占有92.6%的原因。
  第四,国家现状需要理科型人才。我们是第三世界,是发展中的国家。只有把建设搞上去了,富裕了,国防强大了,才不怕人。语文对于建设基本没用,它主要是提高人的品质和素养,应该说,它是需要闲情逸致的,但作为一个民族,没有国语是肯定不成的。因为它是国人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换句话说,语文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东西,语文是要慢慢“品”的。数理化是自然科学,相当于经济基础的东西,它是简洁的,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在当前,外语都比语文重要——因为要向别人学习,就得懂别人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语是强大之前、之中、之后都要用到的,否则,你如何了解强国或别国的发展状况?因此,把学科特点与国家现状结合起来看,当然选择先练数理化了。不然,理工大学和学科占这么大的比例如何解释?今年浙江的文科一本线是591;理科一本线才551,而大家都知道,理科生是文科生的好几倍!因此,我们也能想象一下学生的苦衷。
  这是从大的方面说。形成语文困难生的原因也有来自内部的。其情形因人而异。
  一种,天生语文素质比理科素质差;后天又努力不够,从而形成怕语文或厌语文的情绪。
  二种,天赋不差,后天由某些外因形成。比如小学、初中、高中遇师不淑,兴趣不再,形成了漠视语文或厌恶语文的情景。我教过的学生当中,就有3个人跟我说过“初中从没做过语文作业”“从高一就没有听过语文课”“小学老师不批作业,都要学生批,语文批得烦死人!”
  三种,由自身的原因形成。很多聪明的孩子语文不好,不愿意做语文作业,就是因为惰性或是理性不足或认识不足。他们的具体表现就是①惰性者:人聪明,所有学科都不好。无论你用什么办法(当然没有达到成功者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那种境界),他都不理你这一茬。②理性不足者:喜欢的学科成绩好,不喜欢的学科很差,他们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喜欢的学科中去。③认识不足者则表现为学习态度时好时坏,作业完成时有时无,学习成绩时起时浮。
  这是笔者的初步探索和粗浅分析,还有许多客观存在和深刻的东西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郑玉琼,教师,现居浙江桐庐。

重点高中学生语文作业困难生之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