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6期 ID: 156952

[ 王建平 文选 ]   

古代诗词实践教学探索

◇ 王建平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度,我国古代有着浩如繁星的优秀诗词,历经漫长岁月淘洗而流传至今,显得极为珍贵难得。对大学生开展古代诗词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
  然而,当今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古代诗词的教学工作仍只停留在诗词文学史的发展情况介绍和对单篇诗词的分析讲解阶段,这往往导致大学生在诗词方面的学习热情不高,创作能力更是极为薄弱,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认为,如果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该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坚持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不少大学生对古代诗词之所以不重视,学习兴趣不浓厚,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它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和益处,因而其学习古代诗词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其实,古代诗词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重要文体,在传情达意、叙事抒情方面具有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特点,中国古代文人多用诗词来赠答酬唱、抒情言志,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长期繁荣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我们当今对大学生开展的诗词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首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诗词进行科学分类和归纳,让学生清晰了解各类诗词的特点和用途。我们应该把同一体裁的诗词进行科学归纳,重点向学生分析这一体裁的诗词在字数、篇幅、段落、押韵、对仗、平仄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与其它体裁的区别和联系;介绍一些古代作家如杜甫、贾岛、王安石、杨万里等人认真细致地推敲琢磨字句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各类诗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这对于引导他们尝试写作诗词来说是很有裨益和帮助的。
  当然,我们在对诗词进行归纳分析时,应该遵循教学规律,针对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情况,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依次展开。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字数和篇幅比较短小的五绝诗、七绝诗、五律诗、七律诗、小令词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字数和篇幅较长的排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中调词、长调词。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诗词题材内容的归纳分析时,尽量适应学生的审美需求,多安排一些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喜闻乐见的诗词题材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我们应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应改变以往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针对诗词的创作实践来开展教学工作。如我们可灵活运用比较分析法、示范教学法、习作讲评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改进教学效果。
  所谓比较分析法,主要是指将两首或多首同一题材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彼此之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同是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婚恋生活这一题材,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歌《长恨歌》以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赞美其忠贞的爱情为主,而清代诗人袁枚的组诗《马嵬》以批判他俩的荒淫误国、同情人民的疾苦为主。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处理、分析和写作同一题材作品的能力。此外,像同一题材的爱情诗、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等作品,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所谓示范教学法,即授课老师平时坚持创作诗词,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争取多发表自己的作品,积累一些诗词创作方面的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课堂教学时,主动将自己以前创作、发表的或现场写作的诗词展示给学生,向学生介绍创作这些诗词的经验和体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诗词进行点评分析。它不但可以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在诗词创作方面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而且对启发授课老师的思路和灵感,提高其诗词创作水平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
  习作讲评法,即老师定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或课后写作一些诗词,然后由老师专门安排一些上课时间对学生创作的诗词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评,或开展师生之间的讨论,帮助学生分析习作中的可取之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得以扬长避短,促进其在诗词写作能力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二.积极开展诗词的实践创作活动,营建良好的创作氛围
  
  为了做好这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正确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多创作一些诗词。我们首先应积极支持学生成立诗词创作协会,热情鼓励他们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与诗词创作实践相关的活动,如原创诗词创作大赛、原创诗词鉴赏会、诗词创作经验交流会等。我们应把热心为学生诗词创作协会提供服务和帮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活动中积极担当顾问和评委。其次,我们应帮助学生出版一些用于发表习作的内部刊物如《大学生诗刊》《大学生词刊》等,让学生具有发表自己作品、进行诗词创作经验交流的园地。我们应该在其中细心寻找、发现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对其进行认真修改,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社、杂志编辑部投稿,争取发表作品。
  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时,我们应本着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从训练学生的声律、对仗能力开始。我们可借鉴一些古人在声律启蒙方面的教学经验,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岭北对江东。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冀北对辽东”等,在学生熟练掌握声律、对仗知识后,再让学生从字数较少、篇幅较短的诗词创作逐步过渡到字数较多、篇幅较长的诗词创作。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尝试写作对联。由于对联仅有两句,在字数、对仗要求方面也比较灵活自由,学生容易掌握方法和技巧。当学生创作对联比较得心应手后,我们可让其尝试创作一些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小令词。当学生在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小令词方面的创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再让其开始创作一些乐府诗、歌行体诗歌和中调词、长调词。按照这样安排,可让学生克服对诗词创作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创作诗词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还应该将学生的诗词创作纳入到平时作业和期中、期末的考核范围,将学生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成绩纳入到学习成绩中来计算。以往一些讲授古代诗词的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平时作业和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时,大多只要求学生分析、鉴赏古代作家的名篇佳作,很少要求学生创作诗词并进行赏析。这样的安排,未能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去重视并喜爱诗词创作。根据笔者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如果教师能将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纳入到成绩考核范围中,那么必然会促进学生变考试压力为创作动力,为提高自己的成绩而在平时勤学苦练,提高自己的诗词写作能力。
  笔者曾经在任教的文学院本科学生中尝试开展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对同一题材、体裁的不同诗词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通过让学生尝试写作诗词,增强了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如笔者曾经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咏物词《卜算子·咏梅》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创作的咏物词《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这两首词在题材、体裁方面等方面的相同点,在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同是咏梅词,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但陆游词中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陆游主要借梅花写自己的孤寂处境和坚贞节操,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仍光明磊落的高尚节操,感情基调悲壮低沉孤高。而毛泽东词中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毛泽东赞扬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体现了为人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布置课后作业时,笔者特意让学生仿照这两首词,以《卜算子》为词牌,创作一首以梅、柳、松、竹等植物为题材的咏物词并进行自我述评赏析。学生对此极为踊跃积极,不久都交出了令人比较满意的作品。
  结语
  概而言之,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工作起步晚,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缺少相关的成熟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各种有益的方法,不断提高古代诗词的实践教学成效,以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和创作能力。
  
  王建平,湖北孝感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古代诗词实践教学探索

  • MB.. / 田 雯 朱汉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