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6期 ID: 157014

[ 王 宁 文选 ]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及汉译

◇ 王 宁

  新闻标题写作中常采用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简练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端木义万,2001:49)。鉴于修辞在标题写作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大量实例入手,探讨英语新闻标题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汉译技巧。
  
  1.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
  
  为求形式新颖以吸引读者,英语新闻标题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能抓住读者百忙之中匆匆地一瞥,或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不遗余力地在新闻标题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上大做文章,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反语,仿拟,双关,隐喻,转喻,拟人等,以增加新闻标题的可读性,生动性和渲染力,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
  1.1典故(Allusion)
  新闻标题中常引用或套用历史神话、传说、名著、名言、成语或是谚语,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感觉亲切、幽默,更易于读者了解全文内容。
  Do as the Maoris do (February 24, 2000 China Daily)
  此标题套用了英语谚语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Measure for measure(The New York Times,Nov.13,2002)此句引用圣经中典故,文章谈及戴安娜王妃之死和查尔王子有间接关系,因此若查尔斯放弃王位,威廉王子即位,王妃地下有知,可以安息了。
  1.2 反语 (Irony)
  就是用和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反语…常常可以作为有意或者无意的讲真话的工具,可以用于谴责、净化、锤炼、发泄、蔑视和升华的目的,因此反语是讽刺作者最得心应手的工具…”(陈淑华1990:362)
  Pervasive Corruption in Russia Is “Just Called Business”(August 13,2005 New York Times)
  俄罗斯腐败之风盛行,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却被称为做生意,这实际上是在嘲讽俄政府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1.3明喻(Simile)
  明喻就是用具体或形象的事物去描述、说明抽象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并常用like, as把这两部分连接起来。
  Friendship as a Frail Bridge across the Chasm of Class (July 1, 2005 New York Times)
  此条新闻谈论的是一位上层社会的政治家与一名罪犯50年的友谊。记者把他们之间的友谊比作是跨越社会阶层鸿沟的一座桥梁,但这座桥梁并非是坚不可摧的,而是脆弱的,易断的。此标题中,Friendship是本体,Frail Bridge across the Chasm of Class是喻体,从属连词“as”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故为明喻。
  1.4隐喻(Metaphor)
  隐喻与明喻很相似,也是用另一事物比喻所要说明的事物。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1)隐喻中不使用like, as这样的连接词2)本体,喻体可以不同时出现。
  Children Under Parents’ wing (China Daily,0ct.8,2002)此文讲述美国中学发生枪击事件后,许多家长亲自送孩子上学。原文标题中形象地用翅膀来比喻父母的保护。
  1996年美国进行的福利改革影响了3800万人的生活,使新的合法和非法移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救命钱”。《时代》周刊为此刊发了题为Bye-bye, American pie(再见了,美国馅饼)的报道,标题中的American pie的字面意思为“美国馅饼”,实指美国的社会福利。
  1.5转喻(Metonymy)
  就是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紧密相连的另一事物的名称。转喻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具体生动的效果。例如,英文报刊经常用the Pentagon(五角大楼)来指美国国防部,用Capital Hill(国会山)表示美国国会,或用Downing Street(唐宁街)指英国政府。
  In First Full Quarter After Merger, Oracle Beats Expectations (June 30,2005 New York Times)
  标题中的Oracle被用来代替Oracle Corporation,即用公司的名字来代替公司实体。
  Israel Tests Washington's Tolerance(China Daily,Oct.8,2002) 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代替美国,可将其还原。
  1.6仿拟(Parody)
  通常引用或套用文学著作之名或成语,产生明快犀利、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如:A Tale of Two Hearts双心记。文章谈的是一个心脏病人换了人造心脏的事。套用狄更斯名著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Liberty Is the True Mother Of Invention自由是发明之母。文章强调自由对发明的重要性,套用谚语“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需要是发明之母)。
  1.7双关(Pun)
  双关语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指词或词组同时表达互不关联的双重含义。Microsoft opens a new window(U.S. News & World Report,Feb.26,2001)。“window”是双关语,既有本意,又是指微软新品window XP。
  1.8矛盾修辞法的使用(Oxymoron)
  矛盾修辞法可使文章文采斐然,此类标题能吸引读者反常规思考和深层理解。如:Surgery without the surgery(The New York Times,Nov.12,2002)文章谈的是治疗脑动脉瘤不用开刀的新技术。
  
  2.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技巧
  
  标题是新闻中独具一格的组成部分,它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标题,一方面能给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往下看。而一般化的标题却难以打动人、唤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我们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有时并不是很容易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掌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一般可遵循下列几种方法。
  2.1 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上直译。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America’s Careening Foreign Policy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Bill Clinton Assumes Office In White House As US President
  克林顿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或译:克林顿入主白宫,新总统始掌大权)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会隆重开幕 泳将夺首枚
  2.2添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例如:
  Li Elected CPPCC Head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Emperor’s Visit a Milestone In Bilateral Ties
  天皇访华: (中日)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Young Wheelers, Big Dealers驾驶摩托车的青年们,成了(保险公司的)大主顾
  2.3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如:
  (押韵) After The Booms Years Everything Is Gloom繁荣过后,尽是萧条
  (双关) 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足球开踢 拳打脚踢
  (借用典故) Liberty Is the True mother Of Invention自由是发明之母
   (比喻) Middle East: a Cradle Of Terror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2.4灵活处理修辞差异
  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而这种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与汉语难以契合,则不妨意译,即舍弃原来的英语标题,按内容概括出合适的译文标题,切忌生搬硬套,译成晦涩难懂的句子。同时适当照顾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多用动词、尾韵、对仗等修辞手段。如:
  (典故) 1990: Year Of Marco Polochic1990年:中国热的一年
  (夸张) A Vow To Zip His Lips誓将守口如瓶
  (双关)‘Silent’Office Workers Demand To Be Heard
  不闻不问的办公室员工 今后将不再不闻不问了
  可见,要译好英语新闻标题,除了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领悟其妙处外,善于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新闻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
  修辞是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其独特的措辞手段传情达意。要取得在原文的传达效果,在不影响中国读者理解的情况下,汉译标题可以保留原文的修辞特色。同时,新闻标题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它无需多加修饰,不能增减,要求内容绝对准确无误。因此,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时候,应注重中英文表达的文化差异性,使得标题简洁而又得体。另外译者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词汇,新的术语,尽量使译文既能体现原题的新闻价值,又能符合读者的阅读要求。
  
  参考书目:
  [1]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
  [2]端木义万,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J].外语研究, 2001(2).
  [3]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宁,河南开封大学外语学院助教。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及汉译

  • MB.. / 田 雯 朱汉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