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6期 ID: 156983

[ 李金娥 文选 ]   

作文《花儿》教学案例

◇ 李金娥

  
  一.案例描述
  
  师:这节课,我们写有关花儿的作文。看着老师手中的这束花儿,你想说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一说。
  生A:老师手中有一束花儿,这是菊花。左边的一朵是白色的,中间的一朵是粉红色的,右边的一朵是黄色的,它们的颜色真鲜艳。
  师:你说出了花名,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写了颜色,还用了“鲜艳”这个词概括了颜色的特点。说得很精练!
  生B:老师手中的花儿有一朵是粉红色的,它多像我妈妈抹了口红的嘴巴,漂亮极了。我爱鲜花,我更爱我妈妈。
  师:你只说粉红色的花,而且由粉红色的花联想到了妈妈抹了口红的嘴巴,并表达了对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很独特。
  生C:老师手中的白花圆圆的,多像老师的一双大眼睛,也多像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更像冬天飘落的雪花。
  师:你的想象很逼真,很丰富。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精彩。老师希望你们再大胆地联想有关花儿的事,并把事说得具体一点。现在请大家借鉴以上同学所说的,先想一想,然后在心中说一说,说熟练了就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D:老师手中的花儿真鲜艳,真美丽,一定也很香的。这就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们学校的厕所周围没有树,也没有草,如果在那些空地上种上花,厕所里的味道就臭得慢一点儿,厕所周围的景色也就美丽了。
  师:你由花的香味想到的这件事很有创意,大家回头看,坐在后面听课的校长笑了,他也点头了,说明他很佩服你的创意和你说话的能力。
  生E:看到老师手中的花儿这么鲜艳,这么美丽,我就懂得了妈妈常常给我头上扎花的意思。原来,妈妈要让我像花儿一样漂亮,我是妈妈的一朵花。
  师:我们是妈妈心中的花朵,你读懂了妈妈的心思。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还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的意思大家慢慢去想。
  生F:花儿有鲜艳的美丽的,让我们喜欢的,但也有鲜艳的美丽的,让我们讨厌的。爷爷说:“罂粟花的果实是鸦片,鸦片是毒品,小孩子千万不能喜欢它。”
  师:美丽有时候是一种欺骗,爷爷的话对极了,一定要记在心间。
  生G:老师把花园里的花儿折了拿在手中,我就想起一件事。上星期的一天,我滚铁环,不小心,铁环滚进花园,打折了一枝花。王龙告了我的状。老师在教室门前瞪着眼睛,大声喊我:“彭刚,你怎么不爱护学校的花草呢?”我低头走到老师身边,说:“铁环跑得快,我跑得慢,没追上,铁环进了花园,碰折了一枝花,我不是故意的。”老师笑眯眯地说:“今后跑快点,管住铁环,你去吧。”今天,老师折了花儿,校长会批评他吗?
  师:听了你的这段话,老师很感动,一是因为你的这些句子把你的天真和老师处理事情时的不同态度不同表情写得真实流畅;二是你很关心老师,为老师折花的事担忧,你可以转过身问问校长。
  ……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我为儿童提供的习作话题是“做有关花儿的作文”。提供话题后,我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表达了对花儿的独特理解。面对老师手中的三朵花儿,有的学生说明花儿的颜色和形状,有的学生描写花儿的美丽多姿,有的学生叙述与花儿有关的事,有的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设想……表达过程中,我专注地倾听,及时地评点,这种评点的实质就是“教”。“教”儿童“按照顺序观察”;“教”儿童由少到多的认识、由浅入深地理解;“教”儿童学习“简洁的表达”,学习“具体的表达”;“教”儿童先说后写的作文方法;“教”儿童下笔时排除干扰的“心诵快速写”的方法。儿童的个性不同,思考的内容与方式自然就不同了。这些具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不是老师提前预设的,而是儿童在课堂上生成的。这种“教”,走进了童心,提升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习作能力。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表达语言,彰显出了不同的个性。全班学生的习作如同花园里的花儿一样多姿多彩,生动美丽。这种因“材”施教应和了一句诗:“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李金娥,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作文《花儿》教学案例

  • MB.. / 田 雯 朱汉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