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ID: 156637

[ 王 平 文选 ]   

冰心散文语言的审美因素探析

◇ 王 平

  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一.率真质朴
  冰心的散文作品大多叙真事,绘真景,抒真情,写真心,具有率真朴素,清新自然的审美特点,冰心自己曾在《文艺丛谈》一文中说过:“仿杜诗,抄韩文,就使抄了全段,仿得真,也不过只是表现杜甫韩愈,这其中哪里有自己!”“真的文学,是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并说“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冰心的散文,每篇都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富有极鲜明的个性特点。
  如《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一文,作者写了自己在审判厅旁听北大学生案件公判的经过及感想。文中有叙事描写,有议论抒情,都是当时、当地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再现,文字朴素自然,如见其人。如开头一段:
  二十一日早晨,我以代表的名义,到审判厅去听北大学生案件的公判。我们一共有十一个人,是四个女校的代表。那时已经有九点多钟,审判厅门口已经有许多的男学生。以后陆续又来了好些。我们向门警索要旁听证,他们说恐怕女旁听席太仄,不过有一条长凳子,请我们举四位代表进去。我们谁也不愿意在被摈之列,就恳切对他们说,“地方如实在太仄,我们就是站着,也愿意的。”他们无法,就进去半天,又出来对我们说,“只限你们十一个人了。再来的代表可真是没有地方了。”我们就喜喜欢欢的进去。可怜那些后来的代表,真是不幸望门而不得入了。
  文章老老实实写来,没有一点虚饰,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之美。
  又如《往事(一)七》中: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
  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段文字,构思巧妙,对生活中真实情景的描写及情感的表达,显得准确、细腻、传神,尤其是短句的使用和典雅的用词,兼具了口语的亲切和书面语的凝练,表现出作者对语言文字高超的驾驭能力。
  抒真情是冰心散文创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如《往事(二)六》抒发了作者远离故土、身处异乡时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
  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
  这样的文字,传达出人所共有但又为人所不能言的普通情感,准确、新颖、感人至深,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冰心的一些议论性散文中,作者却一扫温柔婉约的风格,直陈观点,雄辩斩截,文笔犀利,颇多卓见。
  如短文《解放以后责任就来了》:
  我们只管挣扎,只管呼号,要图谋解放,要脱去种种的束缚。是的,我们是要求解放;但是同时我们要牢牢的记着易卜生的话:“如今完全脱余之系属而自由;汝之生活,返于正道,今其时矣,汝可自由选择,然亦当自负责任。”——他在《海之夫人》剧中,用华瓦尔的口气说的。——我们一面要求解放,一面要自己负责任;否则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解放运动的进行,要受累不浅了。
  全文仅160多字,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干脆利落,斩截有力,极有说服力。
  又如《文学家的造就》一文,是冰心难得的长文,文章对怎样造就文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全文见解新颖,论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语言锐利,读来让人信服。
  二.柔婉典雅
  冰心十分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她的散文常在流畅自然的口语中融入婉约典雅、凝练含蓄的书面语,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书卷气息。
  《通讯四》中:
  江水伸入田垄,远远几驾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压,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
  这段文字,有着文言文的洗练整齐,表现出清新淡雅的审美特点,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被细腻传神的呈现了出来。
  又如《通讯十五》中:
  今早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尽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今日何日,正是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
  文中充满了古典文学的柔婉、雅致之气,语言中深藏着羁旅乡思的淡淡清愁,十分动人。
  冰心还十分擅长巧用古典诗词点化文章,去传情达意。
  如《山中杂记·十》中:
  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欹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的领略过了!
  文中化用了《春晓》及“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病中心情恬淡、静如止水的心境。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冰心散文艺术语言的重要特色。
  如《往事(一)·二十》中:
  何如脚儿赤着,发儿松松的挽着,躯壳用缟白的轻绡裹着,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细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的系下,葬在海波深处。
  想象吊者白衣如雪,几只大舟,首尾相接,耀以红灯,绕以清乐,一簇的停在波心。何等凄清,何等苍凉,又是何等豪迈!
  以万顷沧波作墓田,又岂是人迹可到?即使专诚要来瞻礼,也只能下俯清波,遥遥凭吊。
  更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悦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的乱星孤月,水面的晚烟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
  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
  这段文字有对偶:“人间暂时的花朵”、“海中永久的灵魂”,“天上的乱星孤月”、“水面的晚烟朝霞”,“新开的花”、“徐流的水”;有排比:“何等凄清,何等苍凉,又是何等豪迈”;有比喻:“白衣如雪”;有化用古语的:“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乱星孤月”等。还运用了大量的单音词及文言词汇、文言句式,如:“耀以红灯,绕以清乐”、“下俯清波,遥遥凭吊”、“以万顷沧波作墓田,又岂是人迹可到”、“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等等。这段文字,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经过作者的精心熔铸,读来凝练流畅,文采照人。
  三.图画美
  冰心曾在她谈创作的文章中提到文学创作者应该懂一些绘画的知识,以运用在文章的构思中。冰心的很多散文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表现出冰心独特的审美趣味。
  如《通讯十》中:
  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袖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具体可感的单音动词“堆”、“满”、“印”、“伏”等,把自己被伟大的母爱所融化的那种抽象的、难以言说的深刻情感举重若轻地点画了出来,精当蕴藉,回味深长。
  冰心散文的“画意”还表现在她的很多写景散文在取景上具有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意识,选点、远近、浓淡等非常讲究。
  《图画》中: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玻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雾里,融合在一起。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这段文字,作者在描画景物时,选取了“山坳”、“青草地”、“参天的树影”、“弯弯的石桥”、“狮子”、“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等景点,由远及近,构图合理,错落有致,完全是一幅清新俊朗、色彩明丽的山水画。
  色彩美是冰心散文图画美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出冰心对色彩的审美趣味,极富个性。
  《往事(二)之十》中:
  春光真明媚!芊芊无际的山坡上,开了万树不知名的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花,内中我只认得樱花已开了,丁香已含苞,杨柳的嫩黄,与松枝深绿,衬以知更雀的红胸,真是异样的鲜明!
  这里,作者在她所描绘的画面中,精心选取了大量的色彩词黄、白、红、紫、嫩黄、深绿等,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万紫千红、斑斓夺目、生机盎然的春光图,令人赏心悦目。
  四.音乐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不仅看起来优美典雅,读起来也有一种舒缓柔婉的美感。她在散句中常常夹以排比、对偶等,使语言节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
  如《寄小读者》(二十)中:
  故乡没有这明媚的湖光,故乡没有汪洋的大海,故乡没有葱绿的树林,故乡没有连阡的芳草。北京只是尘土飞扬的街道,泥泞的小胡同,灰色的城墙,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
  这段文字中四个“故乡没有……”的句式及四个名词性偏正短句“……的……”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畅达,气势贯通,一气而下,铿锵悦耳,很有节奏感, 呈现出整齐、均衡、如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令人在心理上产生出一种顺畅、舒适的快感。
  冰心散文还多运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描绘力,使文字富有浓重的抒情色彩,而且产生了一种复沓、绵缈的音律之美。
  如冰心早期的散文代表作《笑》开头一段: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青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点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句中“渐渐”“隐隐”“点点”“闪闪烁烁”等叠词的运用,创造出一种柔和轻盈、细腻绵缈的美的意境。
  冰心散文很喜欢用儿化,带给读者一种亲切、柔和的审美感受。
  如《宇宙的爱》中:
  它们依旧是叶儿,水儿,云儿,也依旧只是四年前的叶儿,水儿,云儿。——然而它们却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从新的生命里欣欣的长着,活活的流着,自由的停留着。
  儿化的运用,使这段文字读来极富亲切柔和的音乐之美。
  综上所述,冰心散文语言极富个性,她一生崇尚美、追求美,在她的散文语言中显露出她独特的美学追求,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不论是对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散文理论的丰富,都是一种珍贵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傅光明.许正林编.冰心散文全编(上、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4
  [2]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4]田斌.略论冰心散文的诗画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10)
  [5]张建秒,刘 飙.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江西社会科学,2007(12)
  [6]宋淑芬.试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魅力.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王平,女,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师。

冰心散文语言的审美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