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ID: 156705

[ 陈金花 文选 ]   

自主学习的三个层次

◇ 陈金花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无疑是运用最广,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同时它也是其它两种学习方式的基础──没有自主,合作的效果便无法保障,探究更不可能深入。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但它应该还有更为宽泛的涵义,即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情感积极,学习意志坚强,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理想信念坚定,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品格,有一种不断把自己的学习推向深度发展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也是最低的层次,过去我们已有不少学生做到了,即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非常清楚,我们在许多优秀学生的《通知书》上都写过类似这样的一些话:该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勤奋刻苦,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这不就是自主学习吗?我们没有必要把自主学习当成什么新的、高深莫测的术语,弄得学生搞不懂,自己也不清楚。
  第二层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归纳整理,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与第一层次相比,他们更善于想办法,使巧劲,在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归纳整理,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有利于听讲,或解决课堂仍然存在的疑点。因此,如果说第一层次的自主学习侧重于精力投入,在思维上还有较强的依赖性的话,那么,第二层次的自主学习则更多的是智慧的投入,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在时间上一以当十,因此有时看起来他们很轻松,没有多少心理压力和脑力负担,但效果却很明显。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仍然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即学得好又学得轻松的学生,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善于控制自己的“爱好”,善于集中注意力,讲究精力与智力投入的回报,因此,他们的学习理所当然是自主的。
  第三层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层次,即学生学习情感积极,学习意志坚强,善于独立思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能提出并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到精力的投入与智力的投入并重,并且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有穷追深究的勇气与意志,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顾明远教授说:“21世纪的教育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善于创新,也就是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能不能独立思考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正是能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按爱因斯坦的说法,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解答更重要,因此可以说不会深层次的自主学习,就不会提出好的问题,就不会有效的思考,就不会有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层次的自主学习甚至整个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正如布鲁巴克所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也正如于漪所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式学生真正自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坚定的意志,需要学生精力和智力大量的有效的投入,需要学生有创新、探究的精神和一定深度的思维品质训练,这才是自主学习的真正要义。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时,不在于老师讲与不讲,讲多讲少的问题,而是如何讲,更重要的是善于始终注意鼓励、培养、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问题意识。
  
  陈金花,教师,现居甘肃秦安。

自主学习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