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将彻底改变过去 “一言堂”的教学状况,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充满语文味儿,学生必然会在课堂上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鲜活,学得开心,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容易入情入境,引发想象,这样导入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 调动感官,彰显个性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可能高质量和高效率。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答案用横线画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能力,自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 合作学习,放飞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讲自己的意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回答与众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 注重体验,升华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情境的美妙、语言的精练、思想的深邃、见解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长处。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惟妙的动作,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五、 尊重学生,体验成功
热爱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上的这个弱势群体真正动起来,真实地活起来。另外,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们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还有,对于学困生我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个性飞扬,魅力四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文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