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ID: 156738

[ 邹家盛 文选 ]   

用教师的宽容唤起学生的自信

◇ 邹家盛

  在课堂上,教师总期待学生能大胆地用所学到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正常情况下,教师发出一道指令:“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put up your hands.”学生应该是迅速举起手来,争取老师指名自己发言。然而,更多的时候却事与愿违,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一次,我在七年级听课看到这么一个情境:老师的指令已发出,学生却无一响应。有的甚至不仅不举手,反而还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生怕被老师“相中”点名,当着全班学生发言——亏了还是中学生!
  老师出示一张卡片:“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指名用卡上的内容回答自己的问话。“I am going to watch TV.”居然他能行,只是不愿主动回答问题! 为什么呢?原因可说有多方面的。最起码有缺乏自信的因素存在。自信,是相信自己做事能行,有把握可以做好。它是人的一种心理表现。表现在学习英语上,就是对自己的语音、口语表达不持怀疑态度,开口说英语时不忧谗畏讥、顾虑忡忡。在课堂内外,总要寻找说英语的机会。对自己说英语充满自信的学生特别不会轻易放过有老师听课的时间来表现自己。所以,学生能不能发言与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倒是与自信有关。而学生说英语的自信缘于教师的宽容。
  一.宽容可营造氛围,让学生产生自信
  在浓烈的说英语氛围中学生会提高自己说英语的自信心。因此,英语老师要学生大胆说英语,就要为学生说英语营造氛围,让他们对说英语产生自信。
  通常,一个班,一个组,甚至于三两个学生在一起,总有某些(个)学生的表现比较特别:举手、抢答、插话……只要我们不加阻止,其行为会完全显露。学生举手,准是有话要说,我们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学生抢话,表明他们思维活跃、参与活动积极,我们要采取措施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以保护;学生插嘴,是他们已经理解,想要表现自己迫不及待,我们肆意阻拦。为让学生对自己说英语充满自信,在一开始,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超乎寻常的举动,理应给予保护。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时,教师可以劝导。学生开口说英语了要给予掌声。这样,说英语的氛围会因此而营造出来。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 tomorrow ? I`m going toWuhan / Shanghai /Beijing/……一个学生因为发言得到了掌声,接下来就会又有一个或更多的学生愿意发言。学生想要说英语了,一定要努力抓机会,最起码会把自己的手举起来。学生不举手则已,一举手就能获得发言的机会,得到鼓励的掌声,同时能听到几句鼓励的话。教师的所有这些措施会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真行,自信心于是大增。学生有了说英语的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增加,在课堂上说英语不再会是什么难事。
  二.宽容能给足学生面子,让学生产生自信
  “May I come in(我可以进来吗)?”这可是想要进门的用语。然而,偏偏有学生在路上给老师打招乎:“MayIcomein?”有意思,中学生竟犯小学生说英语的错误!——场合出错了。此时,老师也没必要抓住错误不放,要充分肯定学生敢使用英语说话的勇气,不必及时纠错。不得让学生们感到难为情。当场给学生“揭短”,学生的自信心会大伤。中学生毕竟是人大面大! 怎么做?我们总不能回答“Come in (进来)”吧。特别是在路上,我们又能叫学生“come in进来”哪里呢?但我们可以避开学生的话题,不直接对“May I come in ?”作答,而赞扬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行为。“You`re great .”“You are a good student .”(你真棒!你是一个好学生。)其实,学生说英语的意图很简单:试图赢得老师的好感——想得表扬呗。或是在同伴面前表现表现自己:“我敢同老师说英语!”在老师眼里,中学生也毕竟是孩子!老师应该能理解自己的学生。或许,学生是因为过于紧张才出的错。有这样的可能,完全会有的。我们不要说是讲英语,即使是讲汉语,讲我们自己的母语,一因为紧张就有可能说错话的。要引起老师注意的是,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应得到有效的保护。至于学生使用英语所犯的“场合错误”,可以伺机交涉。而且,在给学生纠错时,教师要和颜悦色,耐心细致引导,讲透英语句子所表示的意思和用法场所,以免学生今后再度出错。教师不仅对待学生说“May I come in ?”的处理该当如此,对学生在下午却说Good morning(早上好)、上午又喊Good afternoon(下午好)之类的错误也应持同样宽容的态度。
  
  邹家盛,教师,现居湖北潜江。

用教师的宽容唤起学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