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晚年钟情楹联艺术。请看他撰写的一副幽默的自嘲对联:
短短长长,写些凑凑拼拼句。
多多少少,挣点零零碎碎钱。
采用叠字修辞,感叹写作艰辛,稿酬菲薄。上联自谦,下联自慰,既挪榆调侃,又有些写实味道。当今的自由撰稿者,读了这副辛酸而好笑的联语,不有几分同感吗?
偶尔在一家晚报的副刊上也看到这副对联,下联印成了“多多少少,赚点零零碎碎钱。”把“挣”字换成了“赚”字,不知是引述者笔误呢,抑或是编排校对的疏漏。
一字之差,值得斟酌。“挣”,念zheng,词典上解释为“用劳动换取”,提手旁,的确是靠劳力或劳心“挣”得的辛苦钱。“赚”,念zhuan,《学生辞海》(《光明日报》社2004年8月版)解释为“做买卖获得利润”,十分恰当。从“贝”旁,“贝”,古代用贝壳做货币,指做生意“赚”钱。“赚”为“贝”“兼”,使钱翻倍。我们从“财”“贪”“贿”“赂”“赃”“贩”“购”“贵”“贷”“赔”“赌”“赈”“赊”等“贝”旁的字,就会联想起金钱货币的作用。可见,“挣”与“赚”差别甚大,也足见汉文字构造之精妙绝伦。
诗人流沙河写点文章,撰副对联,吟些诗歌,用劳心之力“挣”点“零零碎碎钱”,估计他老先生无财力去“赚”大钱。不信,有他另一副调侃对联可为佐证:“文债难足愁添病,饭钱易挣饱即欢。”知足常乐的诗人靠爬格子投稿件“挣”点小钱,恐怕连吃饭都困难,哪里能“赚”什么大钱啊!插叙一事:在美国NBA打球的姚明,回答人们问他“发财吗”时,幽默地说:“我是蓝领,干的是体力活。”尽管姚明在美国收入不菲,但他是靠打篮球干体力活“挣”钱。而非出国经商“赚”钱。
我绝对没有贬低“赚”钱的意思。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靠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打工“挣”钱,或者靠雄厚的资本货币合法经营加好运气经商“赚”钱,都是好样的,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挣”字与“赚”字毕竟有明显区别,不宜混用。
再者,“赚”字还有另一种读音:zuan,那是欺骗之意,如“赚”了别人的钱财。那是绝对的贬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