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061

[ 钱 玲 文选 ]   

师生互动改作文

◇ 钱 玲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如果把这一环节做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让作文批改切实地起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势必要改革,变“老师一人批改”为“师生间互动批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此精神,我在作文批改上做了一点尝试。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的“一言堂”,好与不好由老师来定。这种评改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也淡化了学生的写作责任意识。由于传统的作文批改未能摆正学生的位置,未能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未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教师在作文批改上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学生作文水平也未能真正地提高。为了避免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弊端,可以尝试着变“老师一人批改”为“师生间互动批改”。具体操作方法为: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不是先交给老师,而是自己修改,修改的内容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也可以就某一点来改。学生修改自己作文,如同艺术家欣赏自己创作的作品,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学生面对作文就不再会恐惧,渐渐地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当然自改作文也有局限性:学生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因此就得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互批,这是“师生互动改作文”的第二步。这样的批改方式,既能看到别人作文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通过比较,也能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在互动批改中交流心得体会,还可以增加同学间的情感。第三步,是在自批、互批的基础上,最后由老师给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这时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通过学生的自批,小组间的互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就建立了一个教师、学生共同评价的体系,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这种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促进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感情交流,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反馈,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文的优缺点,培养写作兴趣,教师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对学生的写作加以指导。
  上学期开学初,我决定在作文批改上作一些突破:评价一篇习作的等级,除了要对遣词造句、结构布局、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判断外,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观察生活的能力,是否具有独立自主地收集与研究相关资料的能力,是否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的思维。为此,学生在自批、互批时。可以从多方面来谈认识和感受,哪怕能从自己的或别人的作文找出一条优点或指出一点不足,也能证明你对自己或别人的作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增加了一点判别事物的能力。然后把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吸收过来,不足之处引以为戒。由于学生认知、评判事物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学生批改后,老师必须对批改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正确的保留,错误的纠正,没有指出来的补上,再发下去给学生研究。这样每个学生在自批或给别人批改时都有话说,敢于大胆地说。长期训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视野,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肯定有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禄口中学]

师生互动改作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