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班主任用新思想、新观念去指导学生,新时代又赋予班主任新的职责和使命。班主任是教师,但不是一般的教师。班主任一身兼两职,既是从事某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又是班级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实施者。班主任的双重角色,使他们的工作更直接地影响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人曾经采访过斯霞、于漪等名师,总结出她们成功的经验就是一个字:“爱”。笔者也有同感,并总结出班主任要爱学生就必须具备三种情感:尊重、宽容和赏识学生。
一、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受尊重需要”是一个人的基础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刺激学生、猜疑学生、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尊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做到:
(1)尊重学生的人格。明白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因你是他的老师而高他一等,对他可以居高临下。班主任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以“朋友”“伙伴”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师生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不能高高在上,以班主任的权威去管学生;有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多,尊重学生少,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也有的班主任以成绩的好坏决定自己的情感,这样会使学生的心中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概念。人无贵贱尊卑,班主任要摒弃情感定势,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2)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发展个性。”作为班主任应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个性各不相同。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或爱好强加于学生,也不能以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和眼光去判断和约束他们,应用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观念去培养他们。当学生的思想、做法与教师的思想、做法相反时,班主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把学生看做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给学生创设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对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个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给予积极有效的帮助。正确处理好个性和群体的关系,把握住个性张扬的方向和原则,这样学生的个性就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3)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在现实中,班主任常对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疼爱有加,对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会把他们同好学生比,以高标准去要求、衡量他们,用放大镜看缺点,久而久之。他们会在班主任眼中变得“不可救药”,班主任的关爱阳光再也洒不到他们身上。这样,就剥夺了他们存在的价值、生命的尊严。作为合格、优秀的班主任应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存在,把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关爱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句问候语、一个动作,也会在学生心中荡起一片爱的涟漪。
二、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因此才有待于教师去培养造就。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失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使其真善美的角度思考:我们需要怎样做,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有这样一位班主任,把上课讲话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从他上课的不守纪律,联想到其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认真值日……语重心长,层层深入,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刚开始这位学生很惭愧,但随着老师的没完没了,他渐渐厌烦起来,等老师一说完,就急忙跑出去,仿佛获得了莫大的解脱。这样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学生有过失要提醒,有错误要批评,但批评中要体现对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批评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经在宽容学生上做出很好的榜样: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他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他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是奖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他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了男生。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他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陶行知宽容了学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是以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言行做出积极的评判,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我班原有一个叫徐广州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经常旷课迟到,脾气暴躁,常与同学发生摩擦,但是体育好,爱清洁,还经常主动打扫教室。于是在每周的班会上,我都会说这位同学的优点,让大家猜猜他是谁?猜到正确答案的同学很兴奋,徐广州脸上挂满了笑容。现在他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值日更主动了,也能遵守纪律了,更重要的是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的行为举止改变了。这就是赏识的力量,任课老师都感到不可思议。
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总是长处与短处并存。班主任要多看到学生的长处,积极鼓励,给予肯定;要淡化学生的短处,不用挑剔的目光去抓短处。要经常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其树立信心,克服自卑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受到班主任重视的,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愉快地接受学校的教育。
从学生群体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班主任要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不可苛求学生达到同一个水平,个个成绩优秀。面对差异应该实施差异性教育,赏识每一个学生,实现差异性发展。成绩优秀的给予激励,成绩一般的给予指导,待进生给予鼓励。只要有进步就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得到班主任的肯定,自己的存在对集体是有价值的,就会加倍努力,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
“爱学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愿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