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抽象的,传统的识字教学僵化、呆板、平面而枯燥,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识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使识字教学活动化。
一、物化情景,让教学内容鲜明地“活”起来
我认为,识字教学要想诱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就要从激发学生情感人手,物化情景,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枯燥的内容情趣化。这样,学生识字的情弦被拨动了,他们仿佛徜徉于乐园之中。如在教学《认一认2》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八个汉字时,可以这样设计:
1 语言创设情景。孩子们,最近动物园又来了一群可爱的动物,你想去看吗?(想)老师这就带你们去。闭上眼睛让我们变做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动物同。这种语言情景的创设,诱发了学生观察的欲望,学生在渴望中进入了“观看动物、认识生字”的活动。
2 实物展现情景。“孩子们,动物园到了,快去尽情地看吧!”所谓的动物园就是教师在学生“变作小鸟”时于教室四周摆放的标有大大字卡的与此课相关的玩具。在学生观看时,相机提出教学目标:“孩子们,可能你们已经发现,每种小动物下面都有一个汉字,是用来表示上面动物的,试着读一读,看你认识不认识。”这种教学情景的创设一改往日的“灌输式”教学为“牧羊式”教学,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思想出发,教师只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生字,如同一个牧羊者把羊领到一个地方吃草,至于羊儿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的事,作为牧羊者只需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又引导学生在一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境界中进行语文学习,从而高度地领悟和记忆。
3 乐声、表演渲染情景。师:(指玩具羊旁的字卡)这是什么?生:这是羊。师:摸摸它。(学生争先恐后地摸玩具羊,羊儿发出“咩咩”的叫声。)师:谁在叫?生答:羊在叫。师:羊儿怎么叫?生:羊儿“咩咩”叫。师:(指字卡)跟老师读,羊,羊,羊儿“咩咩”叫。(生跟读)师:(指乌龟字卡)这是什么?生:这是龟。师:摸摸小乌龟。(生摸。乌龟的头尾脚一伸一缩。)师:什么在动?生:龟在动。师:(指字卡)跟老师读,龟。龟,乌龟在动。(生跟读。)师:孩子们再读读其它字卡上的字,摸摸相关的小动物,相互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愉快地观察交流识字。)这样的教学设计,使物与汉字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联系,学生人隋入境,识字内容在头脑中鲜明地“活”起来,记忆会相当深刻。
二、多做游戏,让全体学生快乐地“动”起来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对于一年级刚进校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乐”起来,那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说让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好玩的游戏,真可谓是对教育的真知灼见。游戏当然孩子乐意为之,若把学习内容始终贯穿于游戏之中,那么学生怎能不愉快呢?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就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1 游戏中读准字音。在教学《认一认3》中的“衣、食、住、行、父、母、儿、女”这8个字时,在学生自学生字后,让学生做“争夺智慧星”的游戏,以此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首先把学生分六组,选四名认字能力强的同学当主持人,再让每个主持人拿一些写有该课生字的智慧星,分组进行抢读,最后站得快读得准的学生将得到一颗智慧星,并有资格当智慧老师带学生读智慧星上的字,检查小组成员生字掌握情况。由于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每个学生尽力表现自己,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2 游戏中理解字义。在教学《认一认4》理解“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这8个字的字义时,先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理解这几个方位词,然后让学生辨别方向理解字义:请你跟我面向东。(我就跟你面向东)我们的前面是——(东)我们的后面是——(西)我们的左面是——(北)我们的右面是——(南)请你跟我面向西……口读、脑想、手舞足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方位词。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