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职业技能。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课堂上的有效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话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能左右学生心理和思维以及参与教学的程度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课堂语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作用:
一、隐秘性的语言
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作业工整,这些学生的成绩很优秀。但也有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上特别好动,一堂课40分钟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较差。由于他们好动会影响自己和整个班级的学习,老师不得不停下讲课给予批评,如此则又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教学进程。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隐秘性的语言来左右各层次学生的听课情绪和学习态度。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做小动作,我乘大家正在思考问题之机,走到他身边很隐秘地对他说:“只要你现在认认真真听讲,这节课你不会掉队……”这个学生见老师没有当众批评他,立即专心上课。再如,一次同学们正在课堂上写作业,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站在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乔中建旁边,对他耳语:“全班同学作业书写都非常认真,现在你是最差的,不过大家都还不知道,你也别告诉别人,赶快用心些,把字写得端端正正,否则大家都知道,那多不好呀!”这个学生听后连连点头说:“是”。这位学生的面子被保全了,他真的很卖力地做作业,作业质量也确实提高了许多。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又以他为典型,对全体同学说:“真是凡事怕认真呀!乔中建同学的作业原来很差,可今非昔比了,大家看,他的作业现在算得上是我们班的优秀作业了。”在身边同学事例的教育感召下,全班同学的作业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鼓励性的语言
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年龄段都需要别人的鼓励与鞭策,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困生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畏惧心理。而这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把他们情感之弦拨响,激励他们提高学习的热情。在一次语文课上,为了激起一位平时表现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我便对这个同学说:“今天这节课你表现特别好,老师奖励你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这个学生听后有点“受宠若惊”,平时他读书都是结结巴巴的,今天他很用心地把课文读了一遍,我立即给予他热情的鼓励、赞许,整堂课这个学生都处在兴奋状态中,全神贯注地听讲,学习效果大大提高。而对于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踊跃举手发言的学生,我都运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赞扬,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可以说鼓励性的语言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具有神奇的功能,只要教师鼓励得当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
三、针对性的语言
小学生特别看重老师的评价,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性语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从多角度、多侧面评价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我们班有少部分同学读课文时喜欢唱读,为了让他们改掉这个不良习惯,课堂上我指名让这类同学读课文,让其他同学评价。评价的同学认真地说:“他读得很流畅,无添字、漏字、错字,不足就是有点拖腔了。”我补上一句:“按你这样评价,改掉不拖腔就相当于播音员的水平了,是不是?”评价的学生说:“对。”我又对读书的那位同学说:“不简单,离播音员的水平就差那么一点点,你再试一遍,看看是不是接近了?”这位同学重读,果然比前一遍好多了,我适时地强调:“你接近主持人水平了,努力啊,不要再唱读了。”如今,这个同学的读书能力大有长进,多次在学校的美文诵读、故事大赛、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还经常担任学校节目主持人呢!
四、期待性的语言
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在课堂上,教师只要能创设适宜的条件,激活其内在的潜力,就能催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与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并抱有积极的期望时,学生就会感到教师的期望、关怀、爱护和鼓励,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教师,就会以一种向上的激情如老师期望的那样进步,而且教师的期望越高,学生的发展空间就会越大。
如在我执教的一次县级公开课中,学生乍见近百位听课老师,都不敢举手发言。我把一个简单的问题问了两遍后,才见一位同学举手,可他一站起来。紧张得忘记该答些什么了。同学们都偷偷地笑了,为了缓和这尴尬的气氛,我立即说:“忘记不要紧的,这节课我们不是看谁回答问题多,而主要是看谁的胆量大,比比谁的勇气足,你是第一个举手发言的,足以说明你是很勇敢的,因为你有勇气,我建议听课老师和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你。各位同学也为自己加加油,壮壮胆,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大胆发言,做一个勇敢者……”同时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在真诚的期待中,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了自信,一个个跃跃欲试。此后,课堂气氛又变得和往日一样轻松、活跃,同学们又开始热烈地讨论、交流,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圆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
五、赏识性的语言
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他们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人在愉悦的心情下,能高效地接受各种知识、完成各种任务。如在指名学生读课文时,我对大家说:“我想请我们班的著名播音员王可起来读。”王可便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我让大家一起把赞美的掌声送给他,并要求大家自我练读,和王可一比高低。亲切的话语一下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表现欲望强烈,抑扬顿挫地读起课文来。这样赏识性的语言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又鼓励了全体学生,使大家学有榜样,有效地推动了教学进程。
六、幽默性的语言
老师上课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疲劳、迟钝。这时如果教师能幽默一下或讲个故事,一起做个游戏,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注意力,学生反应强烈、并乐于接受。
如在教学《莫高窟》时,一位学生质疑“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我顺势舒展双臂做出动作,并随口说:“大家注意了,一位美少女马上翩翩起舞到你眼前……”大家都笑了,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学生再次集中精力听讲。只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运用好妙趣横生的语言,就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充满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