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97

[ 蒋爱东 文选 ]   

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 蒋爱东

  本人一直从事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研究。市里举办教研员课堂教学比赛,原计划上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教学预案已经准备了。后来临时改变,选择一年级的教材,给入学不久的小朋友上一节语文课。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一位同事的谈话。她找我,向我倾诉她的苦恼,说她的儿子已经上初三了,对语文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语文课,班上大多同学感觉老师在催眠,她心急如焚,向我讨教良方。二是因为女儿今年上一年级,最近她很不开心地告诉我,他们经常上语文课。语文课一点也不好玩。我问她,语文课干什么?“写字呀,一字写一行,写十遍。”三是课改已逐步深入,可我们的语文课堂,目前的现状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令人忧心忡忡……
  我想,语文学习应该是最有趣的。它充满情,充满智,充满趣,充满美,具有无穷的魅力。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一年级儿童刚刚跨进小学的大门,怎样让孩子从小喜欢语文,热爱阅读,体会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享受语文学习?我在思索这个问题。翻开一年级上册语文书,根据教学进度,我选择了《家》这首小诗。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教材中的《家》是一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儿童诗。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对具体直观画面的认知远胜于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因此备课时,我思考根据现有的条件,着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习,在愉悦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诵读感悟,享受语文。
  结合教学,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引领——感悟情感美,享受诗意的课堂
  
  语文充满着情,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绵绵的情思,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对一个人的品格道德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家》这首小诗,共6行。前4行着眼于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点出家的内涵。目的是后两句,揭示祖国是儿童的家,儿童像祖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幸福成长。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这一内容的理解是难点。怎样让孩子感知领悟诗歌的内涵并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诗歌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法的特点,精心设计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动画,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
  先播放多媒体动画:蓝天白云图、树林小鸟图、鱼戏小河图、泥土种子图,图文对照。学生很快理解到为什么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体会到家是多么温暖、舒适、幸福、快乐。这样对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教者激情过渡:“动物有家,植物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多媒体演示中国地形图。依次出现我国东西南北具有代表性的美丽风光,最后定格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孩子交流体会,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继续演示儿童的笑脸和花朵的叠印。学生自然理解了后两行。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饱含着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语文教学呼唤诗意,学生在音乐与画面的情感催化下,通过诵读、感悟,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享受着诗意的课堂。
  
  二、诵读——感受语言美,享受灵动的课堂
  
  《家》这首小诗语言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如画一般。怎样营造语言环境,引领孩子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我对课文插图作了灵活处理。引导孩子观察图画,学习“蓝天、树林、泥土、小河”这几个词语,接着利用动画,导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寓学于游戏中。通过观察交流、朗读,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趣中学。
  学生兴趣盎然地进人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让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画面紧密结合,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体会一个词、一行诗都可以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读书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积累内化语言。学生在思维和想象的海洋里畅游,享受着灵动的课堂。
  
  三、实践——体验创造美,享受开放的课堂
  
  学习是为了运用。“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学生在课堂、书本所学到的知识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家》这首小诗语言句式一致,我设计了创编小诗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是——的家”。小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完成小诗。孩子们诗兴大发,妙语连珠,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享受学习创作的乐趣。
  这种创编,超越了文本,不仅帮助学生内化语言,丰富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观察社会、热爱生活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材只是个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应该经过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家”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写家的诗歌、散文许许多多。我选择了两首小诗,推荐给学生阅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走出课堂,仍怀抱好奇,对文学(语文)充满憧憬和向往。阅读不能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它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学生在开放而快乐的环境中学语文,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是多么美妙。
  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心头的情感之火,使他们爱语文;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爱学语文、会学语文。让孩子们享受个性的飞扬,享受情感的熏陶,享受学习的愉悦,享受一段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语文课成为诗意的享受,学并快乐着,教也快乐着,是我们永恒的美丽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

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