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99

[ 刘庆军 文选 ]   

借流行歌曲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 刘庆军

  近年来,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流行歌曲已经影响到了校园文化。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视而不见和一棍子打死都是不足取的,有益的做法是把流行歌曲看成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教学特别是促进语文教学。
  流行歌曲的歌词已成为学生耳熟能详的话语符号和随时翻阅的“青春宝典”,成为学生素养的一部分,也因此渗透到我们语文教育中,影响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从广义上说,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本身就选用了历朝历代大量优秀的歌词。例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从本质上说,在它们产生的那个年代,它们就是民间流行歌曲。有学者认为,流行歌曲可以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题材的获取、情感的蕴育上获得不少启发;也有研究者提出要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关注通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衔接;更有人提出,把流行歌曲的歌词当成学生学习材料,甚至主张让学生把流行歌曲的歌词背诵下来,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上述说法都反映了流行歌词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事实也证明流行歌曲对学生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有重要影响,有超过八成的同学都喜欢听流行歌曲,他们在听流行歌曲的同时还能跟着哼唱,有的还能够把好的歌词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对文章起到修饰、点睛作用,促进了语文的学习。
  学生学习总是从他们喜欢的东西人手的,这些东西就是有效教学的资源。只有善于利用这些有效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对学习有深刻的感受。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之美,表达生活之美。
  
  一、我们的初步实验
  
  根据上述认识,上课时我首先请学生欣赏流行歌曲,同学们先是很惊讶,然后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我选取了四首歌曲——刘欢的《闯关东》片尾曲、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和《青花瓷》、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并且打出了四首歌的歌词。在引导他们欣赏完之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歌词的妙处。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其热烈程度超出想象,从发言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我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让同学们尝试自己写心中的“歌词”,实际上就是写现代诗,从而锻炼他们运用词汇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下面是几名同学的当堂作品:王殉的《深夜的星光》——盼望着,盼望着/晚霞依依不舍地离去/群星争相散发出光亮/那一盏盏神圣的星光/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像一根根燃烧的火柴/像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给迷路的人照亮了前进的路/给迷茫的人照亮了人生的方向/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你,就是那盏指路的明灯/感谢你,星光/在茫茫黑夜中无私地散发出自己的光亮/像园丁一样辛勤/像老师一样无私/像路灯一样默默无闻/深夜的星光/你将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王聚星的《无题》——小小年纪的我们/喜爱躺在泥香弥漫的草地上/看繁星点点/在没有杂质的天空里/只有月亮和星星/你突然说/在没有太阳的天空里/心就是太阳/我则说/在无风的雨季里/心也是虹。宗恬恬的《蜡烛人生》——窗边散出一点微光/已是深夜,秋风萧瑟/而那一点光明/却让我顿感温暖/那是谁/那正是我们的老师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看着我们一天天茁壮成长/而老师您,却一天天白发增添/老师啊!为何你这样辛苦/您也有孩子,您也有家啊/老师,您就是那一支无私的蜡烛/永远在燃烧着自己,照亮他人/当我们受到伤害时/您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我们/而当我们成为国家栋梁时/您却已了无踪影/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们永远爱您!
  很显然,同学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是有效教育资源使他们的思想进出了火花。如果仅从同学们都能写出一些自己心中的“歌词”上说,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对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无疑是有作用的,这种实验无疑是有价值的。
  
  二、我们的理论依据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吟诗作对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洋洋万卷的诗集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优秀的诗歌,由于自身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因素,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动人心魄的感染力量,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从而纯洁心灵,陶冶情操。在中小学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利于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感悟生命进而塑造高尚的灵魂和完美的人格。
  
  1 诗歌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从美学的观点看,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爱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的艺术美、语言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好的诗歌和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都能陶冶性情。但诗的作用更为直接,因为诗本质上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
  
  2 诗歌能开拓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中许多人还能写作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有密切的关系。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我们的操作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想利用流行歌词促进语文教学,就要把握以下原则:既要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兴趣,又要控制和把握好“度”。也就是说,语文老师不能随心所欲地把流行歌曲都搬上课堂,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对于歌词文雅与庸俗、含蓄与直露、意境与风格等都要仔细斟酌,不能拿过来就用;更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借用流行歌曲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资料]
  ①②顾之川:《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淄博和平学校]

借流行歌曲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