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024

[ 孙长艳 文选 ]   

化解课堂意外的策略

◇ 孙长艳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的动态过程,很多时候突发各种“意外”,往往使一堂苦心设计的课,被搅得一塌糊涂。当然也有这种情况:这堂课也可能因突发事件而出现生机。如何巧妙地将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转化为积极的教学资源值得探究,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做法:
  
  一、给一份宽容——变“喧哗混乱”为“平静安定”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不经意的一声口哨、一句怪叫、某位学生偶尔的插嘴……这些意外情况瞬间就打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有时甚至会引起教室一片混乱。教师面对这些“意外”,若处理不当,就会耽误上课进程,爆发师生间的“冲突”。因而教师要理智控制情绪,冷静面对,不要采用硬碰硬的方法。其实这些偶发事件,有很多是学生无意识所为,并不存在主观意识;也有的是情绪激动时发生的,当时他们并没有考虑事情的后果和影响。教师如果硬要批评训斥,惩罚当事人,那么往往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有时还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造成师生之间情绪对立,扩大了事态。当遇到这些意外情况时,教师可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话缓解一下气氛。如:“某某是不是想考验一下同学们上课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呀?”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以最快的速度让教室先平静下来。
  
  二、给一个台阶——变“无所适从”为“知错改错”
  
  面对课堂上突然发生的学生有意识地破坏秩序的举动,教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调皮的心理是复杂的,教师应该细致地观察,冷静地分析。有些学生调皮,只是为了显示自己,通过捣乱引起同学注意,获得一种精神满足感,以为这就是“英雄之举”,以此抬高自己在同学、朋友心中的地位,博得称赞。教师此时一定要“冷处理”,机智应对,化大为小,化害为利,通过正确引导,在最短时间内平息突发事件。若是调皮学生素质尚好,偶然为之,那么可先对其晓之以理,令其心甘情愿地认错。再在此基础上,给他搭建一个台阶,让其从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出来,自觉改错,努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三、给一个机会——变“渴望关注”为“尽展其才”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课堂中不和谐的声音说明学生被关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言语举动来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这是一种缺失性需要。如果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产生成长的需要。因此,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课下谈心、课上提问、目光交流、安排任务、当众表扬等方式满足其被关注的需要。其实,希望引起关注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能力,能够承担一定的任务。他们往往希望参与到课堂或各种活动中来,因此老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使之尽其能、展其才。变“堵”为“疏”,掌控课堂秩序,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向,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牵引到课堂教学上来,以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由此可知,干扰课堂的意外并非都是阻碍教学的“祸首”,有时也可能会成为教师调控课堂的“功臣”。通过处理这些意外事件,我们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育机智会逐渐提高,才能以更敏锐的思维、更高明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演绎出一场又一场的精彩,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智慧的光芒和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林场小学]

化解课堂意外的策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