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038

[ 郑 春 文选 ]   

让生活为阅读注解

◇ 郑 春

  语文是人类生活的反映,而人类生活也因语文得以发展与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我市一位老师在教学《春联》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近春联,与春联中的意象相遇相知,进而最大可能地使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交融,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联想生活画面,活化词义
  
  (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师:“百业”指什么?
  生:“百业”是指各行各业。
  师:“百业兴”呢?
  生:是指每一个行业都十分兴旺。
  师:能用“百业兴”介绍介绍咱们高邮吗?
  生:高邮的小吃店、大饭店、美食城、火锅城,生意都很红火。
  生:高邮的步行街、商品一条街、各个商业城、各大超市和商场,总是人山人海,十分兴旺。
  生:众多的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开发区“破土而出”。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看来咱们高邮各行各业也十分兴旺,难怪作者把对神州的赞美倾注在“百业兴”上。谁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生活中的画面,把“百业兴旺、欣欣向荣”表达出来?(指名读: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业。)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祖国的欣欣向荣吧!齐读。
  点评:认真而扎实地教学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项任务。“百业兴”的教学,教者没有满足于学生对字面意义的了解,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出发,回想家乡高邮各行各业的情况,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副春联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忆生活、想画面的词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生活的再现,思维的发展,语言的训练,词义的活化,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遥远的春联变得亲近可感。
  
  二、链接生活故事,丰富句意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师:觉得这副春联写的是自己家的请举手。能说说你身边勤劳门第、和睦之家的生活故事吗?(同桌练说,指名说)
  生:一天,妈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单位领导打来的,要她参加普法知识大赛。于是,全家行动,为妈妈分担家务:爸爸主动接过买菜任务,奶奶抢着做饭,我负责收拾桌子和拖地。全家人都帮妈妈忙前忙后,好让她集中精力准备比赛。
  师:好一个勤劳又和睦的家庭。
  生:我爸爸最幽默了。有一次,我们刚要吃饭,突然停电了。妈妈和我都在埋怨,只见爸爸一边点燃蜡烛,一边深情地说:“感谢两位女士的光临,法国烛光晚餐现在开始!”简单的一句话,把我们的怨气全赶跑了。
  师:好幸福呀!
  生:我妈是家中“保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忙活。除了上班,每天从早到晚,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可她每次都笑着对我们父女俩说:“为了你们两个‘活宝’,再忙也不累!”有这么任劳任怨的“保姆”,我家的生活自然和和美美啦。
  师:妈妈用勤劳的双手为全家人创造幸福生活。其实,幸福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让咱们幸福地读一读。
  点评:教者采用让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故事为这副春联作注解,丰富这副春联的意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用情感和心灵去理解、品味和欣赏“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使春联的教学和学生生活相通后鲜活可感,充满生气,有趣有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热爱生活。
  
  三、仿写表达生活,内化文本
  
  师:同学们能模仿文中旬式自己写一写对联吗?注意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师巡视。顺便收起学生写好的春联)
  师:现在展示同学们的作品,展示谁的谁就站起来读,顺便告诉大家这副对联应贴在哪儿。
  生:“幸福家家乐,美满喜洋洋。”我打算把它贴在客厅的门上。
  生:“妈妈烹制色香味,爸爸忙活锅碗碟。”这副对联准备贴在厨房的门上。
  生:“访天下大事,写人间真情。”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这副对联将来就贴在我的报社门上。
  师:了不起,有志气!祝你早日实现理想。
  生:“水浒三国西游记,主机键盘显示屏。”这副对联准备贴在我的书房门上。
  师:能说说这副对联的意思吗?
  生:上联“水浒三国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三部古典名著;下联“主机键盘显示屏”,是我最爱交的朋友——电脑。
  师:你将来准是个“小李白”!
  点评:学是为了用。教者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春联,运用自己的语言仿写蕴含自己生活经验的对联。这样的仿写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缩影,是活跃于学生记忆中的故事的再现,是文本语言和春联内蕴的进一步内化。既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品味春联的节奏和韵律,让他们的语言变得精练而充满美感,又可以激励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亲近感、积极性和自觉性。
  这堂课,教者将阅读教学置于学生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实现春联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巧妙结合,进而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与词语对话,与春联对话,用生活诠释春联,用对联描绘生活,实现了文本感悟、情感熏陶、生活体验的和谐共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

让生活为阅读注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