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836

[ 陈希南 文选 ]   

我的语文教改之路

◇ 陈希南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万象更新。教育园地更是日新月异。国民开始能够重新审视教育,重视教育。国家开始部署教育人才工程,教育开始重新占据国民之心。借着国家这股东风,在粤西廉江中学这块沃土上,教育花圃上迅速长成了一枝奇葩——语文教学五步法。
  廉江中学乃粤西百年名校。当年语文组在广东省特级教师廖日昭老师的带领下,创造出名震粤西的语文教学法——五步法,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五步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第一步,指导自学;第二步,解答疑难;第三步,精讲课文;第四步,组织练习;第五步,评议总结。
  八十年代初期,能总结出这么成熟的语文教学法,应该说是比较前卫的。当年省里不少著名专家都曾盛赞过。后来我在广东教育学院进修时,也多次听语文界的老专家探讨过。当年我是“五步法”课堂的学生,深知其对学生有巨大的帮助,我还记得当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令老师挠头难堪的情景。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的有关内容吗?
  “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针对现时教育的诸多弊端,教师教法上的生硬、机械、不民主,学生学法上的呆板、消极,脑子只是被动接受,懒于动手;师生关系冷漠,缺失自我实现教育。当年的“五步法”是一剂良方啊!
  “五步法”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教育行为模式,应该说她是一种符合教育科学的教学行为,在过去几十年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从这间百年老校走出来的学子,都沾过她的光。闻名全国的江苏洋思模式:“显示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细心者可发现,与我们的新五步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任何事物都有与时俱进的必要,“五步法”当然亦莫能外。
  那么,新时期下“五步法”该怎么走?我想,新时期下“五步法”要走好,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问题。从“五步法”里的五个环节中的“指导”“解答”“精讲”“组织”“评议”这些字眼中可以想象教师在五步法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地位高当然要掌握一切,掌控一切,第一要掌控的就是时间。所以若说要踏上“新五步法”征程,此乃第一要紧事;把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第二,要实行新五步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入大语文元素,就是把人走向成功的路线图告诉学生。这个成功路线图就是唐僧西天取经模式。以我的教学经验看,只告诉学生课文内容的教师是仁心不够、没有仁术的教师,是难以教好学生的。也可以换种说法,新五步法要加入人文的元素,并且是含金量高的人文元素,才会走得更远。
  第三,网络时代,资讯芜杂,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一把尺子,就是鲁迅的“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否则,“天光云影共徘徊”,是难有“问渠那得清如许”的;另一方面,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修养自己,才能做“新五步法”带路人。
  因此,新五步法其实是加入一些新元素,第一个新元素是民主,是由“指导学生”变为“引导自学”。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意味深长,教师只做导游,让学生做游客。第二个元素是仁心,把自身经历与课文内容挂钩,诚恳地告知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功,如何养成好德行,学生才会真受益。第三元素是劳力,增加动手机会,以形成实战的能力。新形势下,这一步占的份量要加大,没有艰苦的训练保障,教学难有大效果。这就是新五步法。
  “五步法”完成了历史的使命,里面有很多金矿,等我们去挖掘。“新五步法”要踏上征程,当然绝非易事,但受“五步法”恩泽的我辈若能勉力而行,假以时日,谁又能说无期?最后愿“新五步法”能踏上征程,成为新园丁的好帮手。
  
  陈希南,广东廉江中学教师。

我的语文教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