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等等。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语文课是中学生最基础的学科,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是集图、文、声、形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利于接受等特点。可以说,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可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学习情境的设立和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中感到最无奈的事情。而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更为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特别是其中的影像、动画、图片、声音能使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使教材里蕴含的意境和美能得到充分的表现,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听、看、读以及心理感受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是一个人、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枯燥和无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备课提供大量的资料。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到更多新的教学理念、教案、习题资料等等,还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从网上搜集到相关的图片、视频、声音、音乐等等。
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材中每篇都存在着重点、难点和疑点,这是每篇课文中所应该重点掌握的。对重点的讲解如果能做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话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做到这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成这个任务,把教学的重点转化为图像、动画和声音。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严重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语文学习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丰富的信息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首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提供的网络资源内进行信息搜索,并进行整理。课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可以提前预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疑点,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拓展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主要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练习。关于阅读,因为学生性格上的差异,不同性格的同学阅读的倾向有所不同,应该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能力。
笔者还通过建立语文学习网页和博客,整合各种与教材相关的阅读资料、练习题、相关的视频、图片和音乐,以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更好的开展拓展性学习。通过建立学习主页和博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改变了以往学生惧怕老师,不敢给老师提意见的局面,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华 王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J].山西教育,2004,14.
[2]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地理论与方法[M].兰州:民族出版社,2004
[3]尹秀莲.让语文教学随网络一起飞扬[J].中小学电教,2007,5.
[4]曾治勇.浅议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 2009,7.
袁凤芳,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