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787

[ 雷莉 文选 ]   

语言综合技能提高方法浅探

◇ 雷莉

   内容摘要: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无障碍的交流,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英语教学应从词汇语法和中西方文化入手,注重显性、隐性课堂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配合,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 综合技能 听说口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此外,在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以足够的学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各高校和有关部门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
  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来看,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输出,从数量到质量与相应的输入是休戚相关的。
  听与说是密不可分的两项语言基本功,在口语训练过程中,采用听觉——发音法来记忆单词,即对每个需要记忆单词的发音严格做到准确并在听到该单词时,迅速反应出它的英文含义。把我们掌握的所有词汇都以声音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需要使用时再以声音的形式从大脑中提取出来使用,亦即说的过程。反之,当对方以声音的形式,使用这些以声音形式存储在我们大脑中的词汇时,我们就很容易辨别,亦即听的过程。一说一听循环往复构成了口语对话。我校在课程设计时,专门开设了听说课,旨在有针对性地转变学生不愿意说、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被嘲笑,或羞于在众人面前张口说的状态。
  根据语言习得研究者柯伦 (Curran) 对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的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本族语时,学生往往会建立一种以母语为中心的语言习惯,母语的流利与完善使得这种习惯根深蒂固[2]。正因如此,学生在听、说两方面会潜意识地抵制一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究其原因,乃人类情感、心理归属之故。
  
  一.迷魂双煞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恶与恐惧。闻听说而色变,大抵因如下两个心结尚未打开:
  1.词汇语法结
  著名语言学家布隆菲尔德说:“不掌握语法,你对英语的学习将无法深入;不掌握词汇,你将对英语语言一无所知。”词汇、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能读写的词汇未必能在听说中正确使用”,学生能阅读、会考试但怕听说,这一问题困扰多年,挥之不去。究其原因,英语词汇可以分为读写词汇和听说词汇。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有区别的,阅读理解的过程是首先将词汇信息通过字形将视觉信号输入大脑,大脑将所得到的信息与记忆库中的知识比较,达到理解的目的。听力理解则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感知阶段,听音者辨明每个输入语流中的每个单音的音质,也称裂化信息;其二为解译阶段,听音者使信息意义化,将单音重新组合,使无意义、被裂化的单音重新组合成为有意义的信息。此阶段是从音到义的转化,与词形无关。因而阅读词汇量并不等同于听力词汇量。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没有对句式结构的熟悉也就没有对篇章不同组成部分意义联系的领悟,句意自然无从明了。
  记忆曲线表明,人的遗忘过程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记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出现、不断强化,记忆的时间才能长久,对词汇、语法的学习亦是如此。
  2.中西文化结
  中西文化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迥异。东方人的思维是迂回曲折的,在进入主题之前经过联想、比喻、类比、夸张等修辞手段;而西方人的思维直截了当,言辞直奔主题。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性格上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人以谦虚、中庸为美德,西方人则开朗奔放、竞争意识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并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语言上有极其明显的反映。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文化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反映文化。语言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学习。文化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还应按形式和类别适当向课外扩展,以便能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感性认识。教师应以文化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在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最终实现教和学结合过程中的文化补偿。
  
  二.灵丹妙药
  
  “心病还需心药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相结合的模式。
  (一)显性课堂——构建科学实用的英语课程体系。显性课堂教学包括详细的规则讲解,明确要求学习者注意某一形式,通过交际活动和互动对原语用规则进行总结[3]。在具体教学实践环节中,我们注重:
  1.夯实基础,锤炼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准确的发音是练习口语的基础,英语中各个音素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含糊或似是而非的发音会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甚至造成误解。在教学中,实时掌握学生发音的精确性并适时给以表扬或纠正,从音素到词汇到句子,进而可以顺利进行语言交流。最初阶段看似繁琐且有隔靴搔痒之嫌。大踏步的后退正是为了大踏步的前进,假以时日,循序渐进,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小觑。
  2.因材施教,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根据我校学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逐渐使学生掌握语言交流技巧,所谓授之以渔。与此同时,灵活运用交际策略即在出现交际困难时应对自如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没听懂对方所说的话,不要露出慌乱的神情,而应使用交际套语,请求对方重复或解释;如果一时想不出如何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切忌保持沉默导致谈话中断,而应利用交际策略填充词句,给自己的大脑留出思维空间,然后做出相应的回答。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年少时谁不轻狂?或演讲时侃侃而谈,或演唱时绕梁三日,或演出时淋漓尽致……沈阳大学外语节为全校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横溢才华的平台,藉此也一次又一次地将学生澎湃的学习外语的激情推向新的高潮。问渠那得清如许,风雨不误的外语角,正如源头的活水,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广阔空间。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头脑风暴,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置身其中而受益匪浅。
  (二)隐性课堂——构建新型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所谓“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
  1.指导式网络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即指导式教学,以视听说内容为主,包括课前自主学习策略指导和在线答疑指导[4]。首先,建立学生电子档案,确定本学期目标和学习步骤;其次,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专题培训,帮助学生在实践摸索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
  2.主题式网络自主学习,重视兴趣培养和听说技能训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接收性技能与输出性技能并重,强调课程学习的语言输入学习与语言输出学习内容的合理分配。因此,以课堂上听说内容为主题,课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在消化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听力、口语训练,内化所学知识,实现语言输入向语言输出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开放式网络自主学习,打破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封闭式学习。在教师的协助下,建立多种多样有声的英语学习互动形式,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或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比如我们开设了在线英语听力、在线英语角、英语热线等生动活泼的在线专栏,学生可以在活泼有趣、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极其重要的方面,与英语学习的其它技能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并同时锻炼记忆、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听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师生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势必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Curran,C.A.Counseling-Learning: a Whole Person Model for Education.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1972.
  [3]朱炼红.显性教学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 [J]. 山东外语教学,2008(1).
  [4]高德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外语电化教学,2008(9).
  
  雷莉,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语言综合技能提高方法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