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教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两者中,前者是围绕培养后者展开,又受后者鉴定;而后者是受前者主导而产生,没有前者即没有后者。
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造性思维
凡是教师本人对教材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富于想象力的引导,那么,在教学中,学生思维就随之活跃,新颖的创造性思维也层出不穷。但是,若老师对教材理解肤浅,只会墨守成规,照本宣读,那么,课堂气氛就沉闷,学生只能死啃书本,教学效果必然很差。
例如,在中学美术教材第二册“绘画中的空间表现”教学中,以校园写生为例,以美术基础较好的某班为实验对象,以知识性、技术性为单一教学内容(构图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树木、建筑物的表现方法以及写生步骤)。结果,学生反映,对写生毫无兴趣,学生的写生作业也千篇一律,即使平时绘画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业也画得十分呆板。这堂课的教学是失败的,原因显然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思路没有打开,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僵化。
在另一个美术基础一般的班级,同样的教材我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放在教学首要位置,选择了“构图和立意”这个很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写生教学楼附近景物,笔者先以不同立意,展示了运用创造性思维构出的四、五张不同构图范画予以引导。
两堂课比较证明,即使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自己不进行创造性思维,也是收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的教学越富于创造性思维因素,越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二.要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重视授课艺术
一堂课是否能使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是平面展开,还是立体展开;启发式是用明喻还是暗喻;教学授课速度的安排(缓、急、顿、连);采用叙事式,还是抒情式,是提问式还是悬念式;悬念留给学生回味,还是力求他们顿悟,等等。这一切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设想,不能说不是教师的授课艺术。教师的授课艺术是学生萌动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三.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应提倡教师即兴发挥
一堂成功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但是有时也需要一些即兴发挥。很多教师准备教学,主要考虑在控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这种教学往往容易抹杀学生的创造性),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动力——学生的思维,它是生长变化着的机体。所以要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备课中应设想学生的多种思维,作一些正、负备课。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而老师应尽力进行即兴创造性思维,将教学内容更深化,将学生创造性思维推向高潮。
四.促成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其他因素
1、教师素质需要长期培养。一个称职的教师,他对本教材应该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但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他应该掌握各种绘画技法,进行写生、创作,还应有文学、音乐、史、地、甚至数理化方面的知识。触类旁通,熟能生巧。这样才能经常有“灵感”产生,才能对教材有别出心裁的理解和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才能进行受学生欢迎的即兴发挥。
2、在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应该平等。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没有思想负担,敢于发言,勤于动脑。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发言,在课上我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有组与组、个人与个人、男同学与女同学的,同时自己也以平等一员加入进去。
3、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创造性思维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老师不宜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这样不利于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花卉的写意变化教学中,我在教室里放了各种花,墙上布置了许多自己的花卉写生作品,使学生置身于花的环境中,让学生产生无穷的联想,对创造性思维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过多地讲述色彩概念,他们往往感觉枯燥无味,笔者做了许多“色彩比较本”,供学生们使用,“色彩比较本”,即用不同色彩纸各订成双叠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自由拼置任何两种色彩,找到自己心目中的色彩和谐美,帮助他们进行色彩形象思维。
肖长林,甘肃临洮县第二中学教师,陇中画院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