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763

[ 曾磊 文选 ]   

传统文化对李清照人格形成的影响

◇ 曾磊

  内容摘要:古典文学艺术的长廊中,从来都是以男性创作作为光芒和主流的。女性的才情犹如巨岩之下的弱草,很难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能与苏轼等大家同留史册的李清照在她的一生中,用她的词情和才藻唱出了一曲又一曲人格美的颂歌。
  关键词:规定 自立 超越 人格
  
  从《周易》开始,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包括孔孟、老庄等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都在构想自己的理想人格,即人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或是最高境界。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不渗透着他们所追求的最高人格。而作为中国文学史中的另一条长河——女性文学家的代表者李清照,也是在自己的一生文学创作中力求完美人格的实现。
  儒道释三家文化集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不外乎是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作为女性文人的李清照,亦是深受其影响,她所追求的人格自立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儒学入世而治世,道家出世而治身,佛家超世而修心,这都是文人修养心性的基础。
  
  一.以“仁”为主的儒家思想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位儒家学者,词人自小便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养成了她无忧无虑的纯真性格;在后期,社会的动荡让她开始了风雨飘摇的生活历程。在这种艰难困境中,李清照仍不遗余力地完成自我的重塑,追求自我的高洁人格。在南宋王朝选择苟且偷安。伪敌政权当道的时候,李清照作为一名普通的南宋女子,敢于批判,直指伪敌政权,这种巾帼风范无不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二.自由个性的道家思想
  
  道家是从自然出发去研究人之为人的本质的,道家的人格也正是从自然出发,他们所追求的“美”的人格是与“自然、朴素、无为”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率性而为的思想在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在《点绛唇》里,词人将这种自由的个性表现得无一遗漏,她的率真自然,她的任性而为,玩的正欢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跑去,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种率性而为的个性气质,有点类似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率真、崇尚个性自由的时期。
  
  三.本真的释家哲学
  
  中国文人主要是受到本土的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在唐宋时期,三教文化融合紧密,对当时文人的影响非常之大。释家的最高人生境界也就是“见性成佛”。“佛”是一种人格境界,一种由思维方式转变带来的人格状态,释家哲学中所追求的人格魅力就是要达到一种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与他人的洒脱自在。
  观照李清照的作品,无一不透露着一股倔强之气,强调自我价值,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完成为人、为文的升华。女性自觉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确证,这是20世纪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关注的焦点。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背景下,女性话题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甚至是话语的真空,女性如何在男权的博弈中赢得一份自由空间,这是现代女性,或者说是现代女权话语关注的对象。
  李清照则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了一个时代无法回答的问题,她的生命和生命意识,直指男权话语的中心,还女性以尊严,把女性从“工具论”的话语场所带回了“人权”话语的关怀下,在“自由”与“自立”的审美状态中,完成规定、自立、超越三重审美维度的塑造,回归到作者本我的塑造。李清照的词是用鲜明的女性视角,高扬的主体精神超越于男性话语体系的新的境界。作为女性文人,不仅在生活中敢于自立,在苏轼等大家风靡余韵还在的文坛上依旧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她的“别是一家”说在当时震动了文坛,迄今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文艺学界。这种气魄和这种人格魅力更值得我们赞颂。在封建社会对女性设置的重重枷锁下,李清照敢于突破这种“社会规定性”,从本我上寻求一种“自立”,这种绝对精神的主宰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更是对当时社会的某种诉求。
  
  参考文献:
  1.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M】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2.何齐宗:审美人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李俊: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年
  
  [项目基金: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项目编号ycx11056]
  
  曾磊,女,西北民族大学2009级文艺学研究生。

传统文化对李清照人格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