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797

  

混合式学习在口译课中的应用研究

◇ 王新 李敬巍

  内容摘要:混合式学习发挥网络学习与传统面对面学习的优势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作者对两届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该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现阶段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互动 学习效果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策略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学习(e-Learning) 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代表了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然而,第一波网络教学主要是把课堂内容复制到网络上,形式相对单一,缺少互动,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随着网络教学存在问题的日益显露,网络教学的研究很快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将网络学习与传统的面对面学习(Face-to-face Learning)结合起来,最有效地发挥网络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混合式学习方式对比研究
  
  为了进一步证明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性,作者对大连外国语学院成人专升本的两届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2010届毕业生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2011届毕业生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方式。作者收集了两届毕业生的英语入学成绩,毕业时的口译和综合英语成绩,并在期末考试时发出问卷并当场收回,2010届学生问卷主要调查电脑网络的利用率,对现在教学手段的意见及建议,也为下一届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进行摸底;2011届学生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于这种混合式教学的满意程度与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建议等。
  口译课是一门实用性极强并从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全面考察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尽管是在最后一年才开课,对很多学生来说学起来仍然很吃力。我们的教学现状是每周三课时,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要进行听力练习,速记练习,口译技巧讲解,即兴演讲,口译等各种训练,几乎是满堂灌,学生跟的很吃力也有一定的挫败感。不过,总的来说,对成人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条件是成熟的,网络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在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尤其在初始阶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引导作用,对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一个个打电话或面对面了解情况,使那些有条件但是懒惰懈怠的同学能够很好的融入这种学习方式中来,只有老师学生共同坚持,学生才能逐步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高涨,尤其显现在课堂上,以往学生觉得课程难,担心期末考试,忙于记笔记,与老师沟通少,相互间沟通也很少;而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愿意与老师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共享学习资源,尤其是成人这个学习群体,他们从学习的个体变成了互相帮助,分享资源的群体。有一些热心的同学主动负责为同学上传资料,打印资料,也使个别不精通电脑的同学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学习,总之,这个群体效应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1、激发学习动机
  互动(interaction)是各种学习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早期网络学习的一大弊端就是缺少互动性,缺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这一时期的网络教育主要借助名校名师的名牌效应,复制名师的讲义、教参、习题集等,学生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成就感,认同感,网络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随之而来的第二波的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提出,在发挥传统课堂互动优势的基础上,使师生间的互动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混合式学习克服了单纯网络教学缺少互动性的缺点,借助网络环境的各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师生间的互动达到了最大化。
  2、充分利用资源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主要以课本为主, 有一些教材还存在老旧或内容体系不够完整等问题,而网络这种学习环境,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图文并茂,能从各个方面刺激学习者的感官系统,使之更好地接受所学内容。网上资源丰富,获取方便。国内已经有8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并通过中国教育研究网CERNET和CHINANET接入国际互联网。高校的数字图书馆与许多国外院校的数字图书馆相连接,学生可以共享数字化处理的中外书籍、期刊。校园网的开通,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所有这些将会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网络学习不会彻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这是未来教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并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定量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成绩分析,能力测试,观察及交谈,各方面的结果充分证明,混合式学习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显著的。混合式学习摆脱了成人学习时的时空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更有学习的动力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构建者。学习的时间地点都得到了延伸,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习效果的提高,学生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成绩好了,他们的知识面更宽了,求知欲更强了。口译课涉及内容较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个领域;而从小的方面讲,一个简单的开幕词,会涉及到演讲者的身份,背景,事件的历史,发展,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学生利用网络,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的信息,不断地构建并扩大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学习支持
  利用网络学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的学生热情有了,但却缺少自控力,聊天,看微博等。经常是上网来学习,但真正学习的时间却很短。混合式学习方式,由于e-learning的引入,在现阶段学习支持尤其重要。老师要给学生情感上的支持,信息选择上的支持,学习方法的支持,技术上的支持。采取这种授课方式的老师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简单把课堂内容复制到网络上,教师要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进行课件的设计;教师还要监督,引导好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并随时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做到系统化和长期坚持,那么网络学习部分将失去其作用和效果。所以学习支持,包括来自教师的支持,还包括学校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2.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及推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于网上信息全面系统,学生一度会失去对老师的崇拜,觉得老师知道的网上都有,自己好好学学会比老师强。老师在帮助学生克服这种自满情绪的同时,一定要花心思担当好一名引导者,只有引导好了,学生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学习。其次,是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遵循已有大纲,教授大纲规定的内容。现在,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初探阶段,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等。
  
  结论:
  
  通过对两届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此种混合式学习方式感到满意,并给予正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教师及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应用涉及到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从教材,教学设备,师资技术,到学生管理,网络管理,我们应进行更充分的研究,并针对学科及课程的自身特点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使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达到最优化组合,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电化教育研究[J],2004(3).
  王元彬. 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2006094173.htm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周志毅.网络学习与教育改革.[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5)
  
  王新,女,大连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专业硕士;李敬巍,女,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混合式学习在口译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