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807

[ 杨秀眉 文选 ]   

写作中如何强化细节描写

◇ 杨秀眉

  内容摘要: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初中学生要提高细节描写能力,首先要细致观察,捕捉细节;其次要巧用词语,强化细节;再其次应反复刻画,放大细节。让细节描写这一把金钥匙能为我们的写作打开成功之门,使我们的文章精彩无限。
  关键词:细节描写 细致观察 巧用词语 反复刻画
  
  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那些精彩的细节,如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王熙凤“朱唇未启笑先闻,粉面含春威不露”;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等等。细节描写往往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细节描写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是作品中最生动、最有表现力之处。
  那么初中学生如何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一.细致观察 捕捉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只有细致观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用眼睛看、用脑子记,善于捕捉对象的特点,才会有所感悟,写得有个性,有灵气。
  在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进行细节描写训练时,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与表现人物。
  第一步:认知——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
  通过反复细致地观察,把要写的细节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写出来才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们在观察生活时应该带着放大镜和扩音器,不放过生活中每个有意义的变化。在这一环节,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二步:理解——结合《背影》分析细节描写
  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所进行的动作描写,攀、缩、倾等动词突出了父亲虽然承受着家庭的变故和自己歇业的双重心理负担,但还是给予我无私的爱,这种爱入微深沉,读来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于是,我选了《背影》作为例子,故意略去几处有关父亲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主题——于细微处做文章。
  第三步:运用——口头描述班中同学的特征
  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级的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分组讨论学生气氛活跃,连平时较腼腆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因为描述竞猜的都是朝夕相伴的同学,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
  第四步:提高——书面描写同桌的特点
  用细节描写“我的同桌”的片段。因为学生们整天生活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很了解。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得比较有特点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学生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
  第五步:拓展——积累人物描写精彩片段
  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有关文学著作中人物描写片段,如丰子恺《中国的女人,小姐们》、契诃夫的《变色龙》的精彩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二.巧用词语 强化细节
  
  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而细节描写往往采用的词语多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描摹情形状态的形容词。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使用诸如“高兴”“讨厌”“很棒”一类含混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也有一定的情感倾向,但不具体,没有独特性。大自然和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平时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作文品质,即在自己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的时候,要逼迫自己把这种感觉准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找一个最精确的形容词,打一个生动的比方,打通感觉,尽量用少量的语言写出丰富的层次。
  精心选择词语,巧妙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巧用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细节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实际,必须对生活中某个具体细微的情况作逼真、生动地描写,这样才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真实的特征,同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提炼和加工,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三.反复刻画 放大细节
  
  反复也是细节描写的重要方法之一。好的细节来之不易,一旦在生活中提取出来就要充分利用,可以让它在情节发展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将其内涵充分挖掘出来。
  同一细节的反复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细节的反复刻画。通过不断修改,反复刻画细节,并使之放大。
  精彩的细节宜间隔反复出现。我们在影视艺术中经常会体会到这种以反复细节来表情达意的妙处,如歌唱家的脸部表情,运动员的某一局部,渴望者的眼神,大道旁的一粒小石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空中的一抹霞光……影视艺术中的反复特写,其重要功能无非是选择和放大。选择,即从整体中抽出细节;放大,即迫近对象,详察秋毫,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
  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可信。细节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编造,要靠细心的观察获取。你的描写必须符合生活常理,只有这样的细节才生动,有真实感,有说服力。细节要有代表性。细节描写贵在传神。生活中的细节到处都是,但我们在细节描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细节,“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小环节,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是情节中的一粒粒闪亮的珍珠,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就不会光鲜起来。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人体没有细胞,人就失去了生命;写作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捕捉细节、强化细节、放大细节,让细节描写这一把金钥匙为我们的写作打开成功之门,使我们的文章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8年第10期
  4.《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李秋菊、关小倍著
  5.《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1期
  
  杨秀眉,教师,现居浙江苍南。

写作中如何强化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