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829

[ 戴灿灿 文选 ]   

《祖孙之间》教学实录

◇ 戴灿灿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度的把握尤为重要,以《中国小说欣赏》为例,许多课文是长篇节选,学生对原著陌生,上课过程中是一味地补充补充再补充,课堂教学走入了“介绍背景,简述故事,主观臆测”的怪圈。此次教学实属尝试,由文本探究引起阅读兴趣,在合理作业的带动下激起对节选之外小说部分的探究欲望,继而知人论世,品评全篇。本实录仅为第一课时,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课文里的重要词句,深入人物(或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其精神状态,从而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导语设计:
  师:初中时大家学过莫怀戚的一篇散文《散步》,文中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就散步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生了分歧,文章的末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这个世界。”慈祥的祖母、孝顺的儿子、温婉的儿媳、可爱的孙子,以亲情为纽带创设的和谐家庭确实是整个世界。而节选自巴金《激流三部曲·家》第九章的《祖孙之间》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族关系呢。
  自读思考:
  师:浏览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在觉慧看来祖孙俩的关系?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
  在觉慧看来祖孙俩像敌人。
  师:敌人(板书),觉慧用“敌人”概括自己和爷爷的关系,祖孙俩怎么会是敌人呢,觉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生:爷爷管他。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
  生:不许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不许他散发传单、抵制日货,甚至命令觉新“不要放他出去”。
  整体感知:
  师:是的,本文就是爷爷在卧室管教孙子,可爷爷训孙子几句至于发展成敌人关系吗?爷爷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觉慧有这样的感觉?
  生:明明是爷爷找来孙子的,可是爷爷却“露出惊讶的眼光”;
  生:“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爷爷的眼光也是严厉的,而且“射在他的脸上”,感觉很凶。
  生:再补充一下“祖父冷笑了一声,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
  生:爷爷坚定的认为觉慧在学堂“学坏”了,成了“捣乱人物”,成天只知道“胡闹”。
  师:大家品析了爷爷的动作、语言和神情,我们可以尝试表演,找两位同学来表演十四、十五段。
  生表演(略)。
  师:很不错!这对祖孙的人生观确实存在分歧,在纠结谁对谁错之前,先来看看爷爷眼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
  生:“你看,你五爸没有进过洋学堂,他书也读得不错,字也比你们写得好。他一天就在家读书作文,吟诗作对,哪儿像你这样整天就在外头胡闹!”看起来挺不错的啊!
  生:关键是以爷爷为首的人们读的是什么书吟的是什么诗?
  生:祖父的诗集《遁斋诗集》里也有赠校书的诗,没事的时候也捧戏子、点花旦,“据说这是风雅的事。”
  师:这里的校书是?
  生:课下注释解释是妓女。
  生:啊!啊?
  师:爷爷以此为标准看待觉慧,当然会觉得觉慧在“胡闹”。当时帝国主义蚕食、军阀对内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联系时代背景,你觉得觉慧是胡闹吗?
  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如果是胡闹,那刘和珍、杨德群都是在胡闹了。
  生: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国的革命,怎么能说是胡闹呢!
  生:我觉得爷爷的做法才有点胡闹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孙子觉慧是如何评价爷爷的。
  生:写诗、捧戏子、收藏书画还有娶姨太太……
  师:大家还可以重点关注下觉慧的心理描写
  生: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生:祖父似乎是一个完全不亲切的人。
  生: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生:大概他上了年纪以后,才成了讲道德说仁义的顽固人物。
  生:在他的眼里祖父简直成了一个谜,一个解不透的谜。
  生: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他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代表。
  生: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
  师:谜,藏着什么,爷爷到底代表那一代人呢?
  生:藏着旧思想、旧文化,是旧势力的代表。
  生:他披着道德的外衣干这荒唐的事情。
  师:祖父是严厉专横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雷锋曾经说过,对待同志要有春风化雨的温暖,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无情。那觉慧如何对待爷爷?
  生:没有残酷无情。
  师:可以梳理对觉慧的细节描写。
  生:惶恐不安——拘束迟疑——坚定的眼光——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
  师:透过细节,思考觉慧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生:幼稚、叛逆。
  生: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年轻人。
  生:反封建的进步青年。
  师总结: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主题探究:
  师:这种新与旧之间的矛盾能不能调和呢?
  生:爷爷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矛盾不可调和。
  师:可是这是一个怎样的爷爷啊!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鼻孔里微微发出一点声息。
  现在祖父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身子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
  生:垂垂老矣,时日无多!
  师:垂死的仅仅是爷爷吗?
  生:祖父垂死象征旧制度的没落,幼稚的孙子用新生的火种点燃社会希望。
  师:说的真好!让我想到了《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里在毒气室、焚尸炉上绽放的雏菊,在死亡的阴影下发出年轻生命痛苦的呻吟。
  一对祖孙成了一对敌人,不妨扩大关注点,看看这个家庭的其他人,看看这个家族?
  生:三叔四叔五叔,也就是克明克定克安被祖父同化,陈姨太、钱嫂们更是如此。
  生:我注意到了大哥觉新,作为同代人,他也表现的很恭顺,一直唯唯的……
  生:我不这么认为,文章中说“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做”字可以看出觉新并未被同化,他只是不抵抗而已。
  生:这个家族没有自由,崩溃、衰落、腐朽。
  师:难道只有这些吗?
  “你为什么也跟着他们胡闹?
  像你这样在外头胡闹,看把你这条小命闹掉!
  你再像这样闹下去,我看你会把你这条小命闹掉的!”思考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
  生:有祖父对孩子隐隐地关爱。
  师:太微妙了!这个家没落和新生并存,对立和关爱同生,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家,而这样的家庭细胞组成的社会也正走向分崩离析。
  课堂小结:
  诗礼传家的封建家族的大家长,写尽了他的荒唐和衰朽,宣告了旧思想、旧文化、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歌颂了觉慧为代表的青年,反抗的勇气、思想的新生——这确乎是生活的“激流”!
  作业设计:
  节选部分多为觉慧的心理描写,他没有说出来,祖父也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课外阅读节选外的篇章,揣摩觉慧想说什么,会说什么,能说什么,形成《给爷爷的一封信》。
  
  戴灿灿,安徽合肥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祖孙之间》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