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6期 ID: 155861

[ 冉艳强 文选 ]   

让后进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 冉艳强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存在,确实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教育的真谛,也是灵魂。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差生的转化,爱是前提,是关键,是联络一切的基础。我们对差生就要从他们幼小的心灵出发用真诚的爱心对待他们,多谈心,多亲近,使他们体会到教育者无矫饰做作的百分之百的爱,心灵感到抚慰,进而感激,感化他们转化过来。
  宽容、宽厚对待每一位学生
  有些差生的形成,往往和教师粗暴,教育死板有关。有时不当的批评歧视都会伤害学生心灵,导致好生也会变成后进生。所以,我们要遇事沉稳,豁达乐观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差生也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有健全的人格和尊严,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有差异而去挖苦、讽刺他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我们不能因个人的情趣爱好去强迫对待学生。因此,我们要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宽容就是宽容他们的过失,宽容他们的缺点,允许他们犯错,用和平之心对待差生。多创造改过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他们,从而化解矛盾,消除代沟,使差生能更好的调整心态,产生积极情绪,促进他们的转化。
  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因为一种不良习惯形成后,改变就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甚至往往会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差生不能急功近利。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万万不行的,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们平时对后进生要多观察了解,找准“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促使转变。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如果要求过高,容易让他们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消极心理,欲速而不达。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分层次地教学,低标准地要求差生,分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后进生赶上来。
  激励每一位学生
  差生的心理是脆弱的,由于长期受压抑和被冷淡,很易自卑,但又极力自尊,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与欣赏,可总怕失败。平时,安排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琐碎易做的事,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加以表扬,哪怕是一点儿成绩都要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通过名人的成功故事等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败,建立正确的失败观,使之终生受益。如每次学期结束后,我总是给每位学生写份弘扬优点的“评语卡”作为礼物,又给予他们能自找差距的激励评语,虽然片纸数语,但能驱散学生的自卑,增强信心,点燃他们进取的火把,使他们萌发向上的力量。
  理解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要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把学生视为亲密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你说出心里话。教师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全面了解学生。如考分低了,不是生气,而是去安慰他们,帮助找问题。与家长多沟通,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设法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对患病的学生要主动看望,送去温暖;对单亲孩子常去安慰他们等等,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内需”,消除心理隔阂,取得学生的信任,和他们一起成长,为后进生营造和谐氛围,创造一个平等友爱的环境。
  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让学生之间充满爱,相互不歧视、挖苦,要互相帮助,用爱心联络,使后进生能身心愉悦地在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它始终离不开教师的爱,爱得越深,教育效果就越好。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交流,理智的碰撞,人格的感染,或许会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动力。一句亲切叮咛胜过严厉的批评,一次真诚的谈话胜过数次的指责,一个微笑可以给学生勇气,一次赞美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只要我们肯努力,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他们也能健康快乐地成为优秀生。
  
  冉艳强,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让后进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