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在一个晴朗而有些湿润的早晨我给学生印发了这篇文章。
没有让学生预习,就这样,我们的课开始了。
一、 给足时间,让心和文字对话
好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好的文字,一定要用心去读。让孩子同文字亲密接触,这是品的第一步。
“同学们,细细地去品,从字里行间,你读到了什么?把你最深的感触写在旁边。”
教室里静得出奇。几分钟之后,学生的笔声响起。
“从字里行间,我读懂了一个字——爱,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如果把母爱比做大海,那一个个细节,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
“树叶黄了落下来,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如果被儿子看到了一定会更加感到难过,母亲最知道孩子的心事,所以她把窗户给挡住了,不让他看到衰败的景象。”
“母爱是呵护,母爱是激励。”
“母爱是商量,是尊重。”
“一个‘笑’字可以看出,母爱是对孩子的宽容。”
“从母亲临死前说的那句话可以看出母爱是对孩子的牵挂。”
……
看着充满诗和爱的文字在学生的笔下流淌,我的心中也有许多感受,等待和学生交流。
古人说,定能生慧,只有定,心才能静,心静而神往。从课堂声音的静,到学生的心静,是要过程的。这一过程别无他法,需要教师舍却一些浮华的热闹,多点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静思默想。有心的投入,生命才会在场,课堂才是有生气的地方。
二、 平等对话,让思维与思维碰撞
千万别以为你眼前的学生还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思想家,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丰富思维。单看前面学生写的文字就足以说明了。
“孩子们,写好了吗?”
小手慢慢举起。
“写好的同学,自己在心里读读,想想怎样向其他同学表达你的观点。”
又过了一会儿,学生终于完成了。
我们的交流开始了。
学生们争着发言,我听得出来,他们有的发言是即兴的,是针对别人的发言的感言。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担心,课堂本身就是出错的地方。
“我觉得儿子摔东西时,母亲不应该悄悄地躲出去,而应该劝说,制止。”
“我认为母亲躲出去,是因为母亲害怕儿子发火的样子。”
“你们认为呢?”我仍然把话题给学生。
“不能这样说。如果母亲去制止,儿子会更加激动,如果躲出去,儿子会自己平静下来。”
“她想让儿子一个人宣泄自己心中的感情,说明母亲非常理解此时儿子的心情。”
“是啊,母亲非常理解自己的儿子。透过一个‘躲’字可以看出,母爱是理解。”我也说出自己的观点。
……
好的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的心灵敞亮。教师要做的很简单,把适合的话题抛给学生,再把学生的话题交还学生。教室拥有了思的磁力,让生命在场,课堂就成了有生机的地方。
三、 拓展升华,让情感在内心激荡
一篇课文学完,如果我们只是跟着作者的思想跑,那么我们的教学就降低了自己的品格。真正的有意义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能够走向丰富,走向自己的生活。站在自己的高度,重新审视文本,这时候,可以让思走向深刻。
“这个故事写的是母爱。你还知道有哪些‘爱’?”
学生已经忍不住要抢着发言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慈爱;
晚辈对长辈的爱——敬爱;
同辈之间的爱——友爱……
“你曾经读到怎样的文章,经历过哪些事,让你深深地感到‘爱’的意义?”
发言更加热烈,有的甚至不举手就站起来说:
“夏日里蚊子多,我身上起了小疙瘩,妈妈为我挠痒痒,一直到我睡着了为止。”
“身患绝症的盲童小欣月想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许许多多陌生人精心策划了一场升旗仪式,非常感人……”
母羚羊面对枪口跪求猎人;狐狸一家历经艰辛终于团聚;小狗可鲁与几任主人的深情……
“你们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什么吗?”我问。
王卉说:“世间万物都有爱。爱是无私的,爱是高尚的。”
赵鹏程说:“谢谢父母,谢谢老师,谢谢家人,谢谢同学!往往,大爱无痕;往往,爱是从点点滴滴中流露出的。爱——永存我心。”
严欣说:“我们要珍惜每一份爱和幸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周海其说:“在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珍惜身边关心、关爱我们的人!”
……
在掌声中,我继续发言:“是啊,爱的内涵多么丰富!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爱里,爱就像空气把我们包围;我们每一天都经历着爱,甚至,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时候……感受爱,珍惜爱,奉献爱,人生才会多彩,生命才有价值!做一个拥有‘大爱’的人,怀有一颗圣洁美好的心,走到哪里,你都会受欢迎!”
那些经历过的,读过的,看到过的所有爱的内容,霎时间都在课堂上汇聚了、浓缩了,一个“爱”字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我相信,好的文字是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如这《秋天的怀念》,教师要和学生站到一个高度,再去拓展提炼,情感在学生内心激荡,那么语文在学生心里将留下更深的烙印。
对话,因为生命在场而有了更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