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书,都必须弄懂它的意思,这才叫真正的识字悟理。可在小时候,我读书背诗不懂意思,却还要死记硬背它。记得那时候我背诵的书是《中华大唐诗》。
我的启蒙教育是在大石山区深处的复式班开始的。在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候,教语文的罗老师便要求我们每天背熟一首唐诗,每天清晨她一定要抄写一首唐诗在黑板上,供我们当日背诵。平日除了学习语文、算术外,便是背诵唐诗了。当时,我们认不了几个字,只是跟在别人后面朗诵罢了。一次,读李商隐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问罗老师是什么意思。只见罗老师走到我桌前,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不管它什么意思,不懂诗的意思也要背熟它,长大了你便会明白的。”
就这样,每天背诵一首唐诗,虽然大部分诗的意思我都不懂,但总觉得它很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用一年多时间我背熟了《中华大唐诗》里的300多首诗。
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年春天,我回到大石山区深处的故乡,得知60多岁的罗老师已患中风两年多,我到她家,看见她斑白头发下的那张脸非常憔悴,嘴巴已歪向一边,喉咙里说不出一句话,成了一个植物人。家人已陪她去过广州、上海、北京就医,就是不奏效。我握着她的手说:“罗老师,你好,我来看你了。”她面无反应。我又俯下身子放慢语速:“我是颜桂海,二十多年前只能熟背唐诗却不知道唐诗是啥意思的那个小朋友呀。”只见两行泪珠顺着她的面颊往下滚。我太高兴了,她哭,说明她听懂了我的话,说明还有记忆。她的儿子站在旁边轻轻地说,母亲中风两年多了,任凭别人怎么与她打招呼,她就是记忆不起来,唯独我用唐诗的回忆首次唤醒了她。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现在我的儿子也已5岁多了,我特地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大唐诗》,每天抽出一首唐诗让他背诵,我相信这对儿子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大有益处。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梧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