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设疑入手,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以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创造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先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钻细研揣摩品味,然后让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教师相机诱导、点拨。鼓励学生要敢于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最终有所发现;敢于挑战权威定论,提出新见解;敢于否定一向认为“是”的事物,而发现其中的“非”。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述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国无外患易遭灭亡的论点,传统的思维定势易使学生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于是我启发学生大胆地质疑:顺境不是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吗?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高素质的师资,完善的设施,再加上主观努力,岂不锦上添花?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我对他们的发言都给予肯定,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