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744

[ 何强中 文选 ]   

赏识教育,非常重要

◇ 何强中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的重视或赞扬,它能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变化最大、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而“赏识”能满足青少年内心的积极因素要求,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他们的成功感,从而打下自信的基础。教育家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所以赏识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赏识教育,取得了成效。
  
  一、 将“平等”带进课堂
  
  “平等”是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语文课堂有了赏识,就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上课时我是你们的老师,下课时我是你们的朋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都平等地对待学生,因此学生都愿意和我交流。今年上半年的一节公开课教的是《变色龙》。当时校长及好几位老师都在听课,快结束的时候,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老师,你教错了。”她说:“这个变色龙是沙俄的警官,你对他的理解还不够。”她分析得很有道理,讲得非常好,我及时表扬了她。我认为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应服从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 将“宽容”带进课堂
  
  “宽容”也是赏识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宽容他人是一个人心胸磊落、视野广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气度从容、尊重别人的表现。宽容,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在一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很专心,以至我走到他身边时还没发现我。当时,我只是把他的那本书合起来,什么也没说(以前是当场撕掉)。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我先肯定他看书很专心,所看的书也不错(《上下五千年》)。随后我说:“如果你听课也那么专注的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呢?”他说:“老师,书先放在您这儿,等期中考试后给我,可以吗?”我告诉他可以,还加了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老师也很想看,就当你借给老师看吧。在这之后,他上语文课一直很专心。
  
  三、 将“激励”带进课堂
  
  1. 将“激励”写在脸上。“激励”是赏识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无数事实表明: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 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完全可以驱散积聚在学生心底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的自尊,从而使他们信心足起来,手臂举起来,声音亮起来,做人的腰杆子也挺起来!
  2. 将“激励”挂在嘴上。每当学生问题回答对了,或是回答问题有创意,或是作业比以前进步了等等,我都会及时赞美。一次默写生字,一位差生居然全对,有些同学认为他偷看,我却没有这样认为,而是说:“默写得很不错,希望以后的默写和考试都能有这样的结果,老师相信你能行。”自此,这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明显改观,并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上升19个名次。他说是老师在默写课上的那句话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为了追求更多成功快感,他努力了。
  3. 将“激励”贴在墙上。学生习作中的一个好词,一句妙语,我发现后会随手画上红色的波浪线,写上一两句赞扬的话。好的作文、日记,我不但写上激励性评语,还要画上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图像,再复印张贴在教室里,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于是,同学们的习作中被我画红线的部分越来越多,习作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果是进步比较突出的同学,我还要写一张“优点卡”,连同习作一起张贴在教室的光荣榜上。这样不但激励了被表扬的同学,对全班同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固城中学]

赏识教育,非常重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