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789

[ 曹永华 文选 ]   

弘扬人文精

◇ 曹永华

  近年来,全国各地语文中考阅读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最新教学理念和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个性化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语文试卷,阅读试题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选取课外美文,贴近生活实际
  
  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把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中有关中考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的精神落到实处,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时,都很注意从课外读物中选择充满哲理及人文精神的美文、时文作为阅读材料。大多数省市的现代文阅读试卷所选的阅读材料文学色彩浓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2007年河北省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阅读材料选用《家书》,甘肃兰州卷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为《母亲的目光》,四川卷则采用《父亲》作为试题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均来自课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考查成为中考阅读试题的亮点。
  
  二、注重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之相适应,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更加突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其中主观性试题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分值明显增加,并且语文阅读开放性试题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如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评价作品的观点、见解等。这些试题不仅考查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地切入文本,筛选有效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注重人文内涵,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学科是最具人文色彩和人性光辉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及其个性品质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为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近年来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大多选择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地方选择名家名篇作为阅读材料,选文人文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郁,思想性很强,极富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例如:北京卷的《老北京的胡同》,太原卷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南通卷的《燕子》等,这些试题注重对考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渗透,让考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 试题综合性强,注重能力迁移
  
  综合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语文阅读试题涉及学科的方方面面,有的地方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相关学科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相当强。根据中考复习的现实要求,要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有机地将课内课外打通,读书悟理与人生思考打通,逐步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迁移与提高。在多元化、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进行生命的思考和人格的奠基,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中]

弘扬人文精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