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饺子。
中国饺子文化早已闻名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有中国餐馆就有卖饺子的。
北方人过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盒子圆圆转。尤其除夕夜团圆饭十分丰富,鸡鸭鱼肉全备,有钱人更是山珍海味。这一夜在外念书、工作的小辈们都必须赶回老家吃团圆饭、守岁。次晨天尚未大亮就要放鞭炮,起五更吃饺子。饺子是头天晚上包好的,大锅煮、海碗装,一个饺子是一个元宝。孩子们比赛吃,抢着多吃。
初二吃面取其长寿之意,初三盒子有双重意义,一是合家团圆、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初三要回娘家,母亲让小两口吃盒子,期盼和和气气。
自幼生长在面食为主的家庭,母亲和婶子大娘舅母们,全是包饺子高手,吃饺子太家常便饭了。从和面剁馅开始不到一小时,饺子就端上桌子。我和姐姐当然遗传到一点快手饺子,当年咱家的饺子,可是小有名气呢。来我家吃过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认为,虽没太了不起,但也算是好味道啦。
我家饺子很少只一种馅,至少有荤素两种,有时要包四种馅才满意。第一是韭黄白菜加鲜虾仁,然后羊肉、大葱、牛肉、芹菜加洋葱、绿韭、鸡蛋、油条、虾米皮,或黄花(金针)、木耳、香菇、粉丝、豆芽菜、腐竹、菠菜、胡萝卜、鸡蛋、干贝,曰“十香馅”,吃了十全十美,可最麻烦、难做。
拌饺子馅是一大学问,由于我家加进馅里的蔬菜不先烫煮过,保留原汁,所以一定要很嫩很新鲜的菜。切成细末掺进肉内,多搅拌,然后加上好的酱、麻油,不加味精,自然鲜美。咸淡务必适中,太咸无法蘸酱醋,太淡没滋味。饺子个儿大小也有讲究,宁可小一点别太大,通常两口一个最合适。姐姐喜欢小饺子,说吃起来斯文。
包饺和面也凭经验,太软太硬都不行。饺子皮厚薄也要适中,传统的饺皮应是边薄中间稍厚。大儿金瑞出国念书,返国省亲带回一台做饺子皮的小机器,用过几次就收入橱柜,因为太麻烦,还不如自己动手和面擀皮省事。当然现在随着年岁渐大,经济好转,要吃饺子就到百盛饺子楼啰。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孙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