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状物怀人的课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其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存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先驱。她从青年时期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直到1981年逝世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达7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她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
在宋庆龄上海的故居,主楼的楼前是一片宽广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那里四周环绕着的四十余株百年香樟树,四季常青,幽香阵阵。宋庆龄生前十分喜爱香樟树,香樟树陪伴她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据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在陕西北路宋庆龄父母寓所的花园里,有一株和宋庆龄同龄的香樟树,那是她的父母为纪念她的生日而栽下的。小时候,宋庆龄就以给香樟树浇水、松土为一大乐趣。后来,宋庆龄经常在故居的樟树下散步、休息,在樟树下举行茶话会,接待来宾,招待友人。
樟树是宋庆龄和孙中山先生最喜爱的树种。故居的庭院里的那两棵树,就是他们两个人的象征。所以,当周恩来劝宋庆龄搬个家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句话表面极朴素,又极平常,但却颇不寻常,因为这是她不肯搬家的唯一理由。尽管房子小,生活不便,可她乐意住在这里,就是因为庭院里有这两棵樟树。可见,宋庆龄对这两棵树情有独钟,对它们情之深,爱之切。
那么,这是两棵怎样的树呢?这两棵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樟树四季常青,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是樟树的外在美(外形美),樟树不论生存环境如何变化,怎样恶劣,总是那么生机勃勃,生命力极其顽强。而宋庆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所以,宋庆龄热爱故居的樟树,因为它们象征着她永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永远具有顽强的战斗力。
课文还把樟树和别的树进行对比。先讲别的树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着介绍了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气,即能拒虫又永久保持的特点。这是樟树的可贵之处。“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是在赞美樟树的内在美(品质美)。虫子怕樟树,暗示着敌人怕宋庆龄;樟树有香气,表示宋庆龄一身正气;樟树香气永久保存,则象征着宋庆龄一生与敌人战斗到底。这香气,这一身正气,就是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课文以树喻人,表现了她一身正气、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
正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可贵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宋庆龄爱樟树,而樟树美丽、高贵和坚韧气质则容易让人联想到宋庆龄的伟大品格。于是,1985年6月14日,中国福利会为了纪念宋庆龄,并继承和发展她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创设了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后改名为宋庆龄樟树奖),以此奖项团结和激励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以宋庆龄为榜样,积极投身于妇女儿童事业,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贡献。
她品质高洁,她不惧风雨,她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士。有的人还活着,却寂寞无声;而有的人已经走了,却让人怀念崇敬。这就是她——宋庆龄,人类最伟大的女性!她的品格,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走向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曹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