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是我们南京盲校的办学宗旨,其意就是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能更好地生活或生存打好基础,为他们做人和做事打好基础,并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这句话写起来、说起来很容易,按字面理解也不难,但是真正做到内涵的完美实现,是一件多不容易的工程,它意味着我们盲校全体人员必须凝神聚力,全心地奉献和付出。我们是盲校的教师,如果说当初是带着一种怜悯和同情之心走进学校的,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和学习、学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同事们的帮助和扶持、与身有残疾的孩子们的心灵碰撞,那么,我们现在心里充满的只是“爱与责任”了。
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春天,班里来了个学生,名叫张煜丰。他黑黑胖胖的,脸上毫无表情,人很木讷,问他话不答,对事情没有反应,更没有集体意识,也不合群。开始对他评估时,大家都认为他除了视力上的问题外,可能还存在着智力障碍和间隙性的听力障碍。在后来的教学、接触和观察中发现,他的视力、听力、智力确实有点障碍,但并非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心理问题。他首先是自我封闭,任性,不与人交往,不高兴的时候就发脾气,老师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学期过半,他一点长进都没有,期中语数成绩都没及格,自理能力也没有提高,几乎原地踏步。他什么集体活动都不愿参与,也不与同学说话,在班里孤单单的,没有一个玩伴。看着张煜丰对学习、生活没有丁点兴趣,一脸漠然的样子,着实让我们叹息、着急,但我们没有放弃。
卡森麦卡说过: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张煜丰是不是就是因为视力不好、听力不好受到歧视才成为今天这样的呢?我们决不能再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可我们怎样才能打开他的心灵之窗,温暖他那颗冰冷的心呢?
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到学校去看望住校的学生,还没到宿舍就听到张煜丰的哭叫声,我赶紧跑到宿舍,看到张煜丰拉着一位大同学在哭。我问:“出了什么事?”大同学说:“张煜丰不让他走。”原来大同学是来带学生活动的,活动完大同学要走,他不愿意,老师同学说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就是拽着大同学的衣服一个劲地哭。从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张煜丰怕孤独,更怕歧视。
于是我们想办法接近他,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尊重他,帮助他,和他交朋友。平时还经常利用课间、中午、星期六等休息时间有意识地找他“玩”,一起拍球,一起游戏,一起讲身边发生的事;还经常带些零食给他吃。在这期间,我们被他骂过、被他打过,但为了他一生的幸福我们没有放弃过。我们用爱呵护他,用责任帮助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结,他不再抗拒我们,我们也慢慢地走进了他的心灵,走进了他的世界。他和我们说的话越来越多,和我们一起游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笑容也越来越灿烂,我们的话他渐渐地听进去了。后来,他终于做了件让我们感动的事。去年五一节长假来校上课的第一天,负责拖地的沈引同学病了没有到校,我们想去教室再做安排,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发现地板拖成了花脸状,原来是张煜丰同学主动去做了。但他不知道清洁这么大的一个教室,中途要换洗拖把,所以拖成了一个大花脸。但我们还是抓住他的闪光之处真诚表扬了他,希望大家也能像张煜丰同学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的集体。趁热打铁,我们抓住时机教会他如何拖地,让他掌握了拖地的基本方法。
之后的几天,教室的地板、窗台和黑板都被擦得干干净净。一天,我走进教室,张煜丰兴奋而又急切地过来问:“老师,你知道今天是谁擦的黑板吗?”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是他擦的,可我还是故意地说:“黑板擦得很干净,擦黑板的同学一定是非常热爱集体,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夸奖的好学生。让我猜猜?”然后抓住他的手肯定地说:“一定是你擦的!”张煜丰脸红了,说:“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我们的不断指导、帮助、鼓励下,张煜丰同学有了较大的变化。遇到事情都愿意跟我们说,碰到问题都愿意与我们交谈,不再悄无声息地独处一地。他与同学们也有了说笑,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校园里时常看到他欢乐的笑脸。
一次课后,我友好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谁知他一下子两手抱住我的腰,脸紧紧地贴在我胸前什么话也没说,这时我清楚地知道他对我已经产生了亲切感和信任感。我开心地笑了……下午,余老师对我说:你知道吗,张煜丰说他最喜欢上你的课了。其实我知道,张煜丰学习是很吃力的。张煜丰的改变确实让我们高兴。我体会到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看到张煜丰同学的改变,我深有感触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赞赏和关爱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甚至能够影响他的一生。”张煜丰的转化,让我们懂得:只要我们老师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真诚地去呵护、关心、爱护他们、鼓励、尊重、帮助他们,用心揣摩,采取好的方法引导他们,他们就能改变。相信我们教过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如今生活在校园中的张煜丰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不但热爱生活,懂得礼貌,与大家友好相处,而且喜欢学习,善于动手和动脑,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当初盲文点都不能正确书写,到今天考试成绩中上等,真的很让我们欣慰。现在他能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比赛,诗歌朗诵等,他还加入了学校的鼓号队,成了一名鼓手。前两天,他还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带“徒弟”了,成了两名新鼓手的“师傅”。
一个老师所做的教育工作是有限的,可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限的。要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就要投入我们教师一生的精力,就要负起对每个学生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