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身心获得发展。如何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就我们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教学语言简洁明快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教师语言应该做到清晰、简洁、具有亲和力,切忌含糊冗长、生硬。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简洁明快呢?
(1) 不要重复啰嗦。教学语言的重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要的重复,即有意义重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也要适度,过犹不及。另一种是不必要的重复,即无意义重复,堆砌繁冗,这是不良习惯,教师往往习以为常。
(2) 不要废话连篇。抓住问题的实质,一语中的。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必然会东扯西拉,叫人如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理不清脉络。
(3) 不要带口头禅。有的教师每说一句话几乎都带一句“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实际意义的话,还有“嗯”“啊”“唉”“呀”之类,频繁出现,令人生厌。
二、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只要有“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课堂练习活泼精练
课堂练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落实知识点,抓准精练点,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动性,形成技能、技巧,达到理解、掌握及应用知识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中心小学]